(求訂閱,求訂閱)
既然孔老祭酒已經吩咐,國子監內的一眾考生也不得不順從的回到考場繼續做答。
正如荀冉所料,再次回到考場的獨孤介並沒有表現出任何異常的行為。
接下來的時間,和其他考生一樣,獨孤介默默的答題,春闈也在平靜中結束。
考試一結束,常子鄴別憤恨的奪門而出。
荀冉忙追上去,常小公爺一臉憤怒,顯然對這個結果十分失望。
“荀大哥,眼瞧就要得手,偏偏突然失起火來。若說不是有人暗中使絆,我才不信!”
荀冉苦笑一聲,無奈的攤了攤手道:“照我看不像,至少肯定不是獨孤介所為。他怎麼可能知道已經被我們暗中盯上了?”
常子鄴一甩衣袖道:“他不知道,獨孤家那老匹夫就不知道嗎?你可別忘了,他是一隻詭計多端的老狐狸!”
這次春闈結束後不出意外獨孤介肯定會中進士。即便祭酒孔方對獨孤介有所懷疑,為了給獨孤家麵子也不會讓獨孤介落榜。
荀冉淡淡道:“事到如今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即便不能從這件事情下手,也有的是辦法扳倒獨孤家。”
他之所以這麼有自信,自然是因為皇帝已經動了鏟除世家的心思。隻要皇帝的態度不變,荀冉總歸能找到突破口。
二人前後腳出了國子監,常子鄴無奈道:“道理是這麼個道理,可總是有些不甘心。隻希望荀大哥你這次科考能考個好些的名次,不然拿《蘭亭序》的摹本若是給獨孤介拿去,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上了馬車,荀冉攤了攤手道:“這我可不能給你保證。不過我已經盡力了。”
“罷了罷了,我們吃酒去。”
......
......
轉眼便到了放榜的日子。長安城中的士子,別管是世家公子,還是寒門子弟紛紛來到國子監前一看結果。
文魁被滎陽鄭氏的鄭暉奪得,他是眾望所歸,倒也沒有什麼爭議。
令眾士子稱奇慨歎的是第二名被荀冉奪得。
要知道荀冉名聲因作詩而起,但那畢竟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後來荀冉入太樂署為官,等於是放棄了參加科考的機會。大唐朝廷規定在職官員不得參加科舉,這其實是變相保護那些寒窗苦讀的士子。畢竟科舉錄取的人數就那麼幾十個,若是在職官員還來搶位子,那些士子便真的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之後荀冉突然從軍,並跟著薛武禮兩次入蜀立下赫赫軍功,轉瞬間變成了左武衛大將軍。
就在這時他又突然參加春闈,並且奪得了僅次於鄭暉的名次,實在是讓人驚訝。
但既然名次已定,便是心中有再多不服,這些士子也不得不接受這個結果。
誰讓人家荀冉天賦異稟呢,竟然文武雙修,想必將來也是出將入相的命,尋常人怎麼羨慕的來?
倒是一直名聲在外的獨孤介隻排到了第三十名,雖然亦是中了進士,但在進士科中的排名卻是倒數。這讓獨孤介十分抹不開麵子。
而他的族中胞弟獨孤孺則拿到了一個二十名的名次,直是氣煞了獨孤介。
不過杏園宴飲還是照例要進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