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吐蕃圍城(1 / 2)

(求訂閱,求訂閱)

這下馮南山有些不高興了。

這個阮安,也有些太不自量力了。

那些吐蕃人豈是能夠盡數剿滅的?

何況就是剿滅了他們,又能如何?

吐蕃人總會源源不斷的從高原上衝下來,難不成他們還要把所有吐蕃人殺光?

“這個便不用你操心了。”

馮南山擺了擺手道:“你一路勞頓也乏了,且去休息吧。若是本官有用的到你的地方,會派人去喚你的。”

阮安本想再和馮南山交流一番駐防的問題,但見到馮南山這般態度,實在不好多說什麼,隻得抱拳道:“末將遵命。

......

......

姚州的夜晚十分寧靜,寧靜的令人難以入眠。

阮安和十餘名哨兵隊的軍卒回到大營後便去到各自營帳休憩。可阮安卻是心事重重,盯著窗外的冷月思考著吐蕃人可能的行進路線。

據他判斷,吐蕃人無外乎有兩種選擇。

一種是全力攻打姚州,在拿下姚州後再以其為跳板進攻益州。這種方案十分穩妥,可謂步步為營,唐軍很難做到有效的抵抗。但這樣的風險也很大。

劍南道畢竟是大唐的領土,補給上要優於吐蕃人太多。何況姚州本就不算是絕對的富庶之地,即便拿下了姚州也不過是多了一個補給點,想靠姚州徹底解決吐蕃人的軍隊補給難題是絕不可能的。

也就是說吐蕃還得忍受漫長補給線帶來的限製,不能完全放開手腳。

一旦益州那邊的軍隊反應過來,合理布防下吐蕃人很難占到便宜。

如果吐蕃人不能進而拿下益州,那麼他們拚力奪得姚州就沒有任何意義。

要知道吐蕃人想要拿下劍南就一定要控製益州,隻有這樣才能北上對長安以及大唐構成威脅。

在隴右防線堅若磐石,密不透風的情況下,吐蕃想要威脅長安就隻能走劍南道這條線了。

第二種方案自然是繞過姚州,直取益州。

所謂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隻要拿下了益州,其餘各州勢必瞬時潰散,吐蕃可以以最小的損失達到他們的目的,又是何樂而不為呢。

不過這麼做的風險也很大,一旦消息走漏,益州城的唐軍可以誘騙吐蕃人強行攻城,再將調集的軍隊從背後包抄將其斷了後路。

吐蕃人沒有絕對的兵力優勢,是做不到圍城打援的。一萬餘名騎兵隻有一次機會,如果一次不能順勢拿下益州城就必須選擇後退。

到了那時益州城的唐軍不論選擇追擊還是野戰都會占據優勢。

如今就看吐蕃人如何選擇了。

便在此時,大營之中忽然響起了低沉哀婉的號角聲。

阮安一個挺身坐了起來,向窗外望去。

但見校場之上雲集了無數軍卒,深夜之時響起號角肯定不是小事,阮安也不敢拖遝,忙換上了皮甲,拾起一把橫刀跨在腰間便衝出了營房。

此時大營之中的軍卒已經到了七七八八,隻見刺史馮南山身著銀色軟甲立在校場正中,神情極為嚴肅。

“咳,想必大家都知道,吐蕃人一直覬覦咱們姚州,本官一直訓練鄉勇便是為了使得咱姚州軍民同心協力,時刻保持著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