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訂閱,求訂閱)
選擇信任張旭當然是冒著一定的風險,但荀冉選擇一試。
從張旭明澈的眼神中荀冉看不到任何渾濁的東西,而且他的解釋也能講得通。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是荀冉有充足的自信能夠控製局麵,便是真的生出什麼意外,以荀冉對益州乃至劍南道的布控也不會天崩地裂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既然一切盡在掌控,為什麼不試一試呢。
當然張旭給不了荀冉吐蕃軍具體的行軍路線,但荀冉知道吐蕃這次是傾舉國之力侵襲劍南,這便足夠了。
曆史上的吐蕃在唐中後期達到極盛,一度占據了隴右河西,劍南也幾次遭到侵襲。
不過眼下的吐蕃肯定不算鼎盛時期,從其大舉進攻劍南而不是隴右便可看出在麵對隴右唐軍鐵板似得防守時吐蕃人也是不敢輕舉妄動的。
他們是要偷襲!
想到這裏荀冉深吸了一口氣,當即率親隨離開地牢,打馬回刺史府。如今刺史馮南山早已搬出府邸,將諾大個刺史府獨讓給荀冉,故而整個刺史府的護衛也換成了荀冉的親兵。
見荀冉回來,他們紛紛抱拳行禮。
荀冉隨意的擺了擺手便闊步進了府中。
到書房坐定後,荀冉喚來孫五,王勇封,又叫來了幾名郎將,參軍。
幾人圍坐在一方矮幾前,看著荀冉拿一根木棍在劍南地圖上勾勾劃劃。
“荀將軍,你這是在謀判吐蕃人的進軍線路嗎?”
王勇封雖然一直以猛將的形象示人,但跟著荀冉時間久了,耳濡目染之下多少也漲了些見識。
從牢房出來後他便一直想吐蕃人會以怎樣的形式進軍,此刻見荀冉把眾人喚來,便一心篤定荀將軍這是要向眾人詢問意見了。
荀冉點了點頭道:“是啊,這吐蕃與劍南接壤的實在太廣,不太好判斷具體的行軍路線,我叫大家來是想看看大家的看法。”
孫五皺眉道:“荀將軍確定吐蕃人會傾舉國之力來進攻劍南?”
對此孫五是持懷疑的態度的。畢竟劍南的戰略地位不如隴右。吐蕃便真是如願一舉拿下劍南,但卻不容易更進一步。
劍南易守難攻,守住劍門便能做到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可是同樣的要想從劍門攻出去一舉拿下長安和關中也是十分艱難的。
一旦朝廷布置妥當,吐蕃人根本沒有任何的機會。
既然如此,吐蕃人選擇在這個時候進攻劍南的戰略目的究竟是什麼呢。
荀冉扣了扣手指道:“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這次乞力羅讚率部攻襲姚州,依某看不像是一般的劫掠,而更像是一次試探性進攻!”
“試探性進攻?”
王勇封撇了撇嘴,心中直是驚訝不以。
“難道說吐蕃人隻是把乞力羅讚當成了棋子?”
荀冉點了點頭。
他明白為何王勇封如此驚訝。
這乞力羅讚可是吐蕃名將,在吐蕃是僅次於讚普和大相的三號實權人物。便是這麼一個手眼通天的人,都被充作先鋒試探,足以見吐蕃對劍南勢在必得。
“如果乞力羅讚拿下了姚州,那不用多講吐蕃人肯定源源不斷的從高原衝擊下來,經由姚州一路攻襲劍南道各州。而如果乞力羅讚失敗,某認為他們肯定還會有一個備選方案。今日便希望大家能夠幫荀某猜出這個備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