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訂閱,求訂閱)
其實蜀中的人口味並不一定偏好辣,至少在唐朝是這樣。
這個時代辣椒還在美洲,並沒有傳入唐朝,難道要靠茱萸提味嗎?這也太不靠譜了吧。
據荀冉的親身經曆此時蜀中人口味和關中沒有太大差異,隻是更講究食物的精細罷了。
思定這些後,荀冉決定推出精品食物,以此來打動挑剔的蜀中食客。
當然具體事宜還是得由梅萱兒打理,荀冉作為劍南節度使主職還是總領軍政,而不是開酒肆茶館。
梅萱兒自然樂得如此,心情好了自然對荀冉百依百順。
“郎君隻管處理軍政要事,這些瑣事交給妾身就好。”
荀冉淡淡笑道:“我自然是相信你的,不過少了常小公爺,你多少還是有些不便。”
唐朝雖然風氣開放,女子也有相對的自由,但出去拋頭露麵主持具體事物卻是有些不妥。
之前大事有常子鄴出麵,梅萱兒隻負責打理一些內務,自然不會有什麼問題。
可如今沒了外麵這個頭麵,梅萱兒要想獨挑大梁就有些難了。
這不是能力的問題,而是世人的偏見。
偏見這種東西隻要存在就不會輕易的消散。要想改變全天下人的偏見似乎很難,如此便隻能改變自己了。
“不如我叫勇封去幫你吧。”
王勇封雖然是個粗人,不過呢卻是粗中有細。通過長時間的觀察荀冉發現王勇封很會與人交往。
這個本事可是了不得。
做生意講究的是一個和氣生財。即便最後生意沒做成也不能傷了和氣。不然到頭來口碑差了,虧得還是這些生意人。
王勇封雖然麵上大大咧咧,但涉及到關鍵的東西卻是絕不含糊。
在荀冉看來由他出麵做名義上掌櫃是再合適不過了。
不過這也有一定的問題。
畢竟王勇封說到底還是行伍出身,可能會受到益州當地商會的排擠。
自古商人和軍人就勢不兩立,若是知道一個軍官當了食鋪的掌櫃,那這些自命不凡的商賈還不得翻天了。
商人在唐朝的地位雖然不能算高,但因為掌握的資源,人脈豐富可以極大影響當地的民意。
所以每有新官到任,都會和當地的豪紳處好關係,不然就有被架空的風險。荀冉雖然貴為劍南道節度使,要想治下繁榮昌盛,也得倚靠這幫商賈豪紳。
而且商會對外是很團結的,如果不能第一時間融入其中,很可能被孤立。
荀冉有一整套食材加工的點子,但並不能完全將其加工出來。
說到底便是要給同行留口飯吃。人們總是感慨同行是冤家,卻不願意分析為什麼同行間會變得這般勢如水火。
所謂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當然不能讓事情發展到那種地步。
所以荀冉決定將益州商會的豪紳都約出來,暢談一番。
......
......
商會這種東西存在是用來製衡豪族崛起的。
因為有人的地方就有紛爭,何況商會這種魚龍混雜的地方。
故而益州最大的那幾家商賈是不會參加商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