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天道昭昭(1 / 2)

(求訂閱,求訂閱!)

“韓裏正,既然如此為何不向官府上報呢?”

韓裏正顯然對這個問題很無語,不過他還得盡量把臉色放的和善一些。

“您有所不知,這裏的蝗災情況某向縣衙州衙都說過隻是他們一句知道了就把某擋了回去。”

韓裏正雖然不是官府中人,但整日都是與官府的人打交道,對裏麵的彎彎繞比陳德可是要清楚多了。

大唐官員的命門是什麼?當然是考評了!吏部考評司的官員別看品級不大,但可都是手握重權的主。每年各地官員送到他們手上的銀錢湊起來說不準都有數州稅賦。官員們都本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態。

因為獲得上等考評的就那麼幾個人都是給世家大族子弟預備的,何況即便真的獲得了上等考評也不一定能夠獲得升遷,與投入的銀錢實在不成比例。

可若是獲得了下等考評,是一定會受到責斥甚至降級的。

這些官員都是寒窗苦讀多年的人,自然知道避重就輕,故而往往都是求個中等,中上的考評蒙混過去。

吃一日也是吃,吃十日自然也是吃,既然都是吃,便索性混吃等死好了。對於他們中的大多數人而言很可能一輩子便要這麼三年一地的顛沛任職,畢生可能都沒有希望進入六部或者更重要的位置。

既然這樣,在有限時間內謀求更多有利於子孫後代的東西才是最重要的。

韓裏正便是看清楚了其中關節,最後也不再去問。

“韓裏正你恐怕是誤會陳某的意思了,陳某所說的官府並不是指縣衙州衙。”

陳德知道對方會錯了意思,忙上前解釋

“哦?那您的意思是?”

陳德搓了搓手掌笑聲道:“節度使對這件事情很看中,故而才命某來問問情況。如今看來事情真的有些糟糕已經到了不得不管的地步。韓裏正你且放心,某這便回去向節度使奏報。”

道州縣三級行政製度在唐朝實際隻存在了一小段時間,大部分時間道都是虛設的。

但劍南道不同,因為總領全道軍政的是節度使。

聽說荀將軍要親自過問此事,韓裏正總算出了一口氣。

“這便好,這便好啊。如此一來,全村老幼婦孺便有救了。”

他這話說的倒也是實在,農戶是黃土地裏刨食吃的,完全是看天吃飯。

一旦出現像這次蝗災般嚴重的災情,他們的生產模式便麵臨崩潰。壯年勞力出去給富戶做工也隻能討一時口糧,可地若是荒了就真的血本無歸了。

“天道昭昭,這一切老天爺都看著呢。”

陳德心中已經有了計較,看來這個益州刺史楊懷是做到頭了。

......

......

荀冉在書房內對著沙盤沉思。

與吐蕃兩次大戰,唐軍取得了碾壓式的勝利。經過此兩役後吐蕃基本喪失了與大唐叫板的實力。而南詔更是被滅國,成功並入大唐版圖。

乍一看西南確實已經沒有威脅。

不過整個大唐周邊真的沒有威脅了嗎?

荀冉敲擊著手指,在腦海中仔細搜檢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