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拂牆花影動(1 / 2)

(求訂閱,求訂閱!)

這蕭疏暖好大的膽子!

翌日徐垡概述過事情經過後,荀冉直皺眉。

不好好的做生意,卻尋思這些歪門邪道整治別人,難道這蕭疏暖不知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嗎?

人心不古,人心不古啊。

依照荀冉看,這個蕭疏暖未必不知道梅萱兒的身份。相反,她很可能知道梅萱兒就是自己的娘子。

之所以她在知道內情後還敢如此行事,便是利用了自己剛到劍南立足未穩,顧及輿論民意。

民意這個東西從來就是一把雙刃劍。若是利用的好了,自然可以加分。若是不能控製好,則像脫韁野馬一般危險。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在荀冉看來民意從來不能堵隻能疏,故而他至益州就任後一直嚴格要求自己聽取蜀中百姓的聲音,做到不閉塞言路。

蕭疏暖許是抓住了這點大做文章。這才有了之後的一連串事情。

將事情的邏輯想明白後荀冉輕鬆了不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商戰一樣需要周密謀劃,精巧布局。

一個環節的偏差有可能就會造成全盤崩潰。

從徐垡帶來的消息看,蕭疏暖的靠山應該就是她的遠房族兄蕭如山。

此君雖然官位不高,卻是實權最大的吏部考評司部員,掌管著大唐官員升遷考評的權力。

這個權力不可謂不大,故而除了那些侍郎尚書沒有幾個官員敢得罪他。

但荀冉總覺得哪裏有些不對。

“你說這個蕭如山和蕭疏暖走的很近?”

如果從血緣關係看,二人之間已經很淡,既然是遠房親戚,不太可能傾盡全力相助。

更何況蕭疏暖已經多年不是花魁,便是蕭如山想借此搏得一個名士的頭銜,似乎也不太可能。

蕭疏暖就真的這麼傾國傾城,充滿魅力,讓每一個男人都對她折腰?

想到這裏,荀冉倒真的有些想會一會這個蕭疏暖了。

“何止是近啊,這蕭疏暖在長安的時候和這個族兄共處一室,如膠似漆。自古英雄愛美女,這蕭疏暖可是個傾國傾城的美人哩。”

徐垡咽下一口吐沫燦燦一笑:“而且據說他們還私定終身!”

荀冉不知徐垡是從何處得到的這些消息他也不想知道,不過徐垡的推斷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此時是唐朝,程朱理學還未出現,對女人的限製還沒有那麼嚴格。

而且最關鍵的一點是蕭疏暖和蕭如山是出了五服的,也就是說他們便真的成婚,依照大唐律也不能判刑。

不過這當然是為輿論所不齒的。

“這麼說來,他們倆倒是一對了。”

荀冉閉上雙眼思考著對策。

他在吏部倒是有不少朋友,可以找他們去跟蕭如山知會一聲。

這個蕭如山雖然掌管吏部考評司諸多事情,但畢竟隻是一個五品官,上邊還有侍郎和尚書,怎麼的也得賣給他們點麵子吧。

雖然說戀愛中的男人智商為零,不過荀冉相信蕭如山肯定不在此列。

至於蕭疏暖,看來要好好會一會了。

荀冉甚至感覺,蕭如山是被這個族妹裹挾著做這些事的。如果不搞定蕭疏暖便是花費再多的口舌似乎也是無濟於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