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抽絲(1 / 2)

(求訂閱,求訂閱!)

說老實話荀冉並不覺得這南舞有何出彩之處,但封德邦將話說到了這個層麵,他若是一句不說似乎對封德邦也不太尊重。

寡淡的飯菜著實不能勾起荀冉的食欲,加之荀冉又不是很喜歡南舞,這之後整個宴席間若不是封德邦主動問起,他都是沉默不言。

宴席結束後,荀冉匆匆帶著隨從返回刺史府。

雖然與封德邦同時赴宴,但二人卻很有默契的錯開了時間,封德邦並沒有在此時趕著回府。

皇帝雖然沒有明說,但荀冉也能猜到他老人家叫自己巡視揚州,為的可能是水患一事。

江南水患嚴重,揚州更是首當其衝。決堤事件使得這座千年古城遭受了滅頂之災,便連刺史府都被淹沒。若不是封德邦跑得快現在沒準已經成了江中魚蝦的口糧。

等到洪水退去,封德邦又舔著臉回到城中,卻對一無所有的災民熟視無睹,並未及時開倉賑濟災民,這才導致揚州附近災民扯旗造反。

這麼看來這次揚州災民造反一事其實是一個連鎖事件,而一切都是因決堤而起。

大唐官員尤其是像刺史這種官員是有很大的權力的。雖然說不上生殺予奪,至少可以算獨掌主政大權。

這麼說來這件事肯定和封德邦脫不了幹係。

決堤隻能說明一件事,那就是質量有問題。

朝廷對堤壩的修築一向很重視,撥付的款項也從不會拖欠克扣。不幹淨具體修築堤壩卻是有地方官如刺史全程監管的。

這裏麵的貓膩和油水可就太多了。

荀冉幾乎可以肯定這個封德邦貪墨了朝廷下撥的修築堤壩款項,並以次充好弄了個豆腐渣工程。

這個封德邦膽子還真是夠大的。別人偷工減料貪墨銀餉都是在不易察覺的細枝末節上。這個封德邦卻把心思動在了大堤上,當真是不怕死啊。

怪不得荀冉一來揚州他就要獻出歌姬來堵荀冉的嘴,他這是心虛啊。

當然現在荀冉沒有任何證據證明事情就是封德邦做的,他還需要時間和充足的證據來證明自己的推斷。

由於大運河的緣故揚州富庶繁華,雖然經過一次洪災肆虐後元氣大傷,但畢竟底子厚實,恢複了一段時間便又繁華如初。

用過晚飯,荀冉便帶著王勇封等幾名親隨換上便服夜遊揚州。

揚州的街道和益州很像,並未劃分明顯的坊市區且不行宵禁。

所以一到晚上揚州城便熱鬧了起來,小商販們沿街兜售,叫賣聲不絕於耳。

荀冉可不是來單單尋歡的,要想揭開封德邦的老底,僅僅靠官方渠道肯定是不行的。且不說封德邦在揚州經營多年,府衙之中全是他的人。便說那貪墨的銀餉不可能都落入封德邦的腰包,而是被一眾官吏瓜分。自己是個外來戶,又捏著這麼一件事情不放,揚州官員勢必沆瀣一氣。

這和他處置楊懷不同,楊懷那件事是私人事件,影響的隻是楊懷自己。可揚州水患一事卻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為求自保揚州官員勢必會連如鐵板一塊,與荀冉對抗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