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一 歸來的遠行客(1 / 2)

PS:想聽到更多你們的聲音,想收到更多你們的建議,現在就搜索微信公眾號“qdread”並加關注,給《無盡海黎明》更多支持!

張東野立於塵埃號左舷的窗口處,看著船外的點點星河。他乘坐的塵埃號商船剛剛從155光年外的BKB-407星門折躍而來。這段漫長的旅程一共要通過九座星門,距離超過5千秒差距(“秒差距”縮寫為PC,天文學長度單位,約等於3.26光年),他已經在這艘飛船中度過了五天時間。不過,艱苦的旅行終於到了終點。看著舷窗外那片熟悉的星空,他知道自己已經回來了,這裏是法卡星係,是他的故鄉。

連接BKB-407星門和法卡的星門被稱呼為哈拉哈河。這座星門位於法卡星係的外圍軌道上,距離法行十隻有1個AU的距離(AU,天文學單位,長度約1.496億千米,相當於地球到太陽的平均距離)。法卡星係一共有11顆行星,其中第四顆便是法卡星,位於星係的宜居帶,其餘的行星便被編號為法行一到法行十。這樣簡單粗暴的命名方式遍布銀河係,人類擴張的腳步太快,字典裏能夠提供的命名詞卻太少。很多人生活的地方隻有一個冰冷的編號,就如同他求學四年的中央星區空間站大學。那座擁有四萬居民的太空城便隻有一個很長的編號。

在張東野神遊四方的時候,他們已經通過了法行十附近的星空,前方的法行九已經肉眼可見。法行九有一個美麗的行星環。張東野知道,這個行星環共有17圈,其中有五顆法行九的衛星都有人類的足跡。張東野曾陪著自己的父親去過九衛三,那是一顆頗為荒涼的衛星,不過在九衛三上卻有著法卡星係最大的工業企業,鍋氏重工的工廠和生產線。

塵埃號的中央電腦正在對附近的引力場進行計算並調整著商船內的引力係數。他們接駁到了九衛三的航空港裏。

“旅客朋友們,現在是公元2372年6月2日,星期五。格林威治標準時間下午4點32分。經過了漫長的星際旅途之後,塵埃號已經抵達了法卡星係九衛三的二號航空港,請終點站為九衛三的三位旅客做好下船準備!”

塵埃號的廣播聲在艦船的各個艙室裏響起。張東野離開了舷窗,他知道下一站便是法卡星,他要收拾一下東西。從九衛三到法卡星的航程隻有半個多小時,他要到家了!首先要更換的是太空服,在塵埃號內部穿著的衣服基本上都不能穿上航空港,飛船的人造引力係數是9.8個單位,這樣的引力接近地球的地表引力。已經被證明為最適合人類生存的引力環境。

但飛船接駁航空港的通道是太空的失重環境,驟然從一個接近地表引力的區域進入一個失重環境是非常危險的,這很容易產生心腦血管的破裂或者其他的以外。進入太空港以後還要換一次衣服。第二次更換的是抗壓服,這件衣服是為了讓旅客能夠順利地從太空港返回地麵。太空港和星球之前有專門的穿梭機航線,這種被稱呼為“飛梭”的飛船很擅長這種亞太空環境的運行。法卡星的體積是地球的四倍大,重力係數也高出不少,抗壓服會中和掉高出係數的重力,讓整個人體都處在接近9.8個單位的重力狀態。

“旅客朋友們,現在是公元2372年6月2日,星期五。格林威治標準時間下午5點23分。經過了漫長的星際旅途之後,塵埃號已經抵達了法卡星係法卡星的北三環航空港,請終點站為法卡星的一位旅客做好下船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