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文化問題——想有鳳凰先種梧桐樹(2 / 3)

這番話令盛田昭夫十分震驚,他想,類似的問題在公司內部員工中恐怕不少,管理者應該關心他們的苦惱,了解他們的處境,不能堵塞他們的上進之路,於是產生了改革人事管理製度的想法。之後,索尼公司開始每周出版一次內部小報,刊登公司各部門的“求人廣告”,員工可以自由而秘密地前去應聘,他們的上司無權阻止。另外,索尼原則上每隔兩年就讓員工調換一次工作,特別是對於那些精力旺盛,幹勁十足的人才,不是讓他們被動地等待工作,而是主動地給他們施展才能的機會。在索尼公司實行內部招聘製度以後,有能力的人才大多能找到自己較中意的崗位,而且人力資源部門可以發現那些“流出”人才的上司所存在的問題。

大道理:一個單位,如果真的要用人所長,就不要擔心職員對崗位挑三撿四。隻要他們能幹好,盡管讓他們去爭。爭的人越多,相信也幹得越好。

◎日立“鵲橋”

日本日立公司有一名叫田中的工程師,他為日立公司工作近12年了,對他來說,公司就是他的家,因為甚至連他美滿的婚姻都是公司為他解決的。原來,日立公司內設了一個專門為職員架設“鵲橋”的“婚姻介紹所”。日立公司人力資源站的管理人員說:這樣做還能起到穩定員工、增強企業凝聚力的作用。

日立“鵲橋”總部設在東京日立保險公司大廈八樓,田中剛進公司,便在同事的鼓動下,把學曆、愛好、家庭背景、身高、體重等資料輸入“鵲橋”電腦網絡,在日立公司,當某名員工遞上求偶申請書後,他?穴她?雪便有權調閱電腦檔案,申請者往往利用休息日坐在沙發上慢慢地、仔細地翻閱這些檔案,直到找到滿意的對象為止,一旦他?穴她?雪被選中,聯係人會將挑選方的一切資料寄給被選方,被選方如果同意見麵,公司就安排雙方約會,約會後雙方都必須向聯係人報告對對方的看法。

終於有一天,同在日立公司當接線員的富澤惠子從電腦上走下來,走進了田中的生活。他倆的第一次約會,是在離辦公室不遠的一家餐廳裏共進午餐,這一頓飯吃了大約4個小時,不到一年,他們便結婚了,婚禮是由公司“月下老”操辦的,而來賓中70%都是田中夫婦的同事。

大道理:如果一個人能在公司中體味到如家庭般的氣氛,他便會安心,士氣在無形中自然也就增高了。有了家庭的溫暖,員工自然就能一心一意撲在工作上。

◎適者生存

沙漠中的狐狸養了一窩小狐狸,小狐狸長到能獨自捕食的時候,母狐狸把它們統統趕了出去。小狐狸戀家,不走。母狐狸就又咬又追,毫不留情。小狐狸中有一隻是瞎眼的,但是媽媽也沒有給它特殊的照顧,照樣把它趕得遠遠的。因為媽媽知道,沒有誰能養它一輩子。

小狐狸們從這一天開始長大成人了,那隻瞎了眼睛的小狐狸也終於學會靠嗅覺來覓食。

大道理:職場同自然界一樣,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培養業務骨幹時應在適當的培訓之後及時放手,因為獨立承擔責任是人成才的必由之路。

◎愚蠢的螃蟹

漁民們通常這樣去抓螃蟹。他們把盒子的一麵打開,開口衝著螃蟹,讓它們爬進來,當盒子裝滿螃蟹後,將開口關上。盒子有底,但是沒有蓋子。本來螃蟹可以很容易地從盒子裏爬出來跑掉,但是由於螃蟹有嫉妒心理,結果一隻都不能跑掉。原來當一隻螃蟹開始往上爬的時候,另一隻螃蟹就把它擠了下來,最終誰也沒有爬出去。大家不用想就知道它們的結局:它們都成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大道理:用拖別人後腿的方式來贏得勝利是非常愚蠢的做法。員工的優秀隻能證明老板更有才能,至少,老板有伯樂的眼光。

◎合並的困惑

當企業員工之間欲溝通而不能見麵時,是用電話留言還是用電子郵件?這在很多人看來似乎不成問題,但在2002年惠普公司兼並康柏公司時,它卻成了問題。

原來,惠普的員工都喜歡用電話留言溝通,而康柏的員工則喜歡用電子郵件。當雙方合並後,一場爭端從此點燃:

原康柏員工,即使就坐在其他員工的旁邊,也喜歡發電子郵件,這令惠普員工心裏很不舒服:“近在咫尺,你幹嗎不先打聲招呼?”而惠普員工給對方留言後,如果沒有得到及時回複,更是惱火:“你怎麼這樣對待工作。”但康柏員工同樣振振有詞:“如果我用電話回複,到時候你賴賬不承認了,我又沒有憑據,說得清嗎?”而惠普員工則反唇相譏:“人都是感情動物,你沒頭沒腦張口就要辦事,我知道你是誰?再說,我每天接收的電子郵件多著呢,哪有工夫理你?”……

孰優孰劣,孰是孰非?

按以前惠普的要求,公司會找第三方進行檢查,要求員工不管身居何處,每24小時都至少聽一次留言信箱,否則就要向公司進行解釋。於是惠普員工就有了一個頗為獨特的行為習慣:不管到哪個地方,員工先找電話接聽自己的語音信箱。但惠普員工並不擔心對方賴賬,因為隻要你賴一次賬,以後你就會被整個環境所排斥,這就是惠普的文化。而在原康柏,根本就沒有語音留言係統,隻靠電子郵件,一來二去,迅速快捷,白紙黑字,清清楚楚,但在惠普員工看來這實在“不近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