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兩天的談判之後,反對派拒絕了和平倡議,因為卡上校拒絕下台。
十二日,戰火重啟。卜雷加港成為了雙方的主要戰場,由於雙方打的火起,甚至有炮彈直接落到了煉油廠內。
周遊在接到了報告之後,電話聯絡了薩科齊和賈利勒等人,第一次組織士兵封鎖了煉油廠四周的路口。
全電子部隊對陣利比亞的小米加步槍,利比亞內戰雙方都不敢輕易招惹周遊的這支安保部隊,戰火被隔絕在了煉油廠和港口之外。
不過,交戰雙方不敢來,難民可不管三七二十一,為了活命,都擠了進來。周遊也不能暴力對待這些難民,隻好在港口和煉油廠設立了難民區,款待這些難民。
難民人數越來越多,周遊的後勤根本供應不上了。在周遊的呼籲下,歐盟派出了一艘運輸船,從意大利運送了不少食物抵達了卜雷加港。
國際紅十字會,難民組織等國際組織也派出了不少人,協助周遊的安保公司對這些難民進行了救助,安頓他們的生活。
因為這個原因,周遊在國際上的名聲也越來越好。甚至有一些歐洲國家呼籲,要把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頒給周遊。
現在,一般的小利對周遊已經沒有了吸引力,但是諾貝爾獎的吸引力還是挺大的。
要是真正說起來,哥倫比亞內戰的和平談判,就是周遊推動的,可是由於他不能刺激美國,一直隱藏在背後,所以2009年的諾貝爾和平獎,頒給了哥倫比亞總統烏裏韋和反政府軍總司令馬魯蘭達,卻沒有周遊的份。
這一次,他有機會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當然要為自己聚勢了。
在跟英法德幾國的領導人協商之後,周遊又向利比亞派了五百名士兵和五百名保鏢,這些人主要負責對利比亞平民的救援工作。
四月中旬,利比亞聯絡小組首次會議在卡塔爾首都多哈舉行。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北約秘書長拉斯穆森、英國、美國、德國、西班牙以及歐盟、北約、阿盟和非盟等國際組織的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商議針對利比亞的決議。
但是這次會議,利比亞內戰雙方都沒有參加。
在會議上,周遊的代表,前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呼籲國際社會加大對利比亞的人道主義援助工作。
多國領導人同意為利比亞提供更多人道主義援助,並且達成了一係列的協議。北約方麵表示隨時準備為此提供軍事援助,但是他們也表示,不會派兵參加人道主義援助行動。因為根據他們和反對派達成的協議,除了少數的軍事觀察員,他們不會派出地麵部隊進入利比亞。
與此同時,歐盟各國的國防部長們齊聚周遊的非洲基地,對他在非洲的基地進行了考察,跟周遊簽訂了一份擴大合作的協議,要求周遊在一年內,向利比亞派兵共計五千人。
這五千人不會參與任何軍事行動,旨在保護利比亞的油田和管道以及煉油廠。對於這份協議,就連美國人也是讚成的,因為戰爭已經讓利比亞的石油出口停頓,歐美石油集團給政府的壓力增大。
這份協議的簽訂,也讓周遊進行了新一輪的擴軍,光是從非洲和南美保安隊伍裏麵挑人,就有挑了三千人,並且從東南亞挑選了一千華人,全部派到南美進行特訓。
到了五月底的時候,周遊的軍事服務公司的人數第一次超過了一萬人,從人數規模上來說,成為了全球第一大軍事服務公司。
如果算上周遊的安保公司,總人數超過了七萬人,這股軍事實力如果能整合起來,全世界都會為之恐懼。
因為這個原因,周遊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想要擴充可以,但是這股力量必須要受到控製。歐盟願意增強周遊的實力,但是有一個條件就是歐盟的力量要介入這股力量。
周遊能夠跟歐盟簽訂協議,有一個很重要的條件就是安保公司的領導層要有歐盟的力量,軍事服務公司裏麵,也必須要有歐盟的觀察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