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癌痛
(1)全蠍、蜂房、銀花、硼砂、蛇蛻、山豆根、土茯苓各等份,共研細末,水泛為丸,如綠豆大小,每次服6~9g,日3次,用治喉癌痛(鄭玉玲等癌痛的中西醫最新療法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全蠍10條、蜈蚣4條、穿山甲9g,朱砂1.5g,乳香、沒藥各6g,煆赤練蛇1條,上藥共研成細粉,裝膠囊。每次1粒,日3次,飯後吞服,適用於肺癌痛(方源同上)。
治療宮體癌
全蟲3g,忍冬藤花、敗醬草各20g,公英、桑寄生各30g,連翹、五加皮、生白芍、海藻、昆布各10g,苡仁15g,篇蓄12g,日1劑。小金丹6粒吞服。1例術後複發患者服藥53劑,共治療9個月,陰道黃水,腿痛等症狀均消失、塗片鏡檢未見癌細胞,已治愈(盧祥之等著名中醫治療癌症方藥及實例科學技術出版社)。
治療惡性淋巴瘤
全蟲(研末衝服)6~12g,白花蛇舌草30~90g,山慈姑、三棱、莪術、炒白術各15~30g,僵蠶、夏枯草各30g,昆布、煆牡蠣、煆瓦楞子各30~60g,炮山甲、黃藥子各9~15g,甘草6g,偏寒加薑、附、桂;偏熱加狗舌草、天葵子;氣虛加黨參、黃芪;血虛加當歸、紫河車;胃陰虛加石斛、麥冬;肺陰虛加北沙參、天冬;心陰虛加麥冬、玉竹;肝腎陰虛加龜版、鱉甲、生地、甘杞子;陽虛加附、桂、補骨脂、棉花根;實熱加生石膏、知母、芩、連;腫塊處可外敷獨角蓮或鮮蟾皮。1劑3煎,日3次。30劑為1療程。為鞏固療效,可用上述方藥製成丸劑口服,每次10g,日3次。治療11例,獲較好療效。存活1年以內者2例,1~2年者4例,2~5年者1例,5~10年者2例,10年以上者2例(方源同上)。
治療腦瘤
全蠍4.5g,蜈蚣4條,川芎4.5g,爝蠶、天麻、白術各9g,地龍、半夏、鉤藤各8g,天葵子、夏枯草、貝母各12g,女貞子、枸杞子、雲霧草各15g,分心木、丹參各20g;頭痛加槁木、蔓荊子、白芷、菊花、嘔吐加薑竹茹、薑半夏;視力障礙加蕤仁、青箱子、密蒙花、石決明、石斛夜光丸;顱內壓增高加石楠葉、葶藶子、通草、葛根、桑白皮、車前子、川淮牛膝;便秘加番瀉葉、大黃廑蟲丸;多飲多尿加花粉、石斛、生地、桑螵蛸、遠誌、龜版;多汗加糯稻根、浮小麥、碧桃幹、稱豆衣;放、化療所致氣血津液虧損加太子參、炙黃芪、生熟地、玉竹、黃精、枸杞子、虎杖、苡仁、赤豆。日1劑。臨床觀察7例,其中垂體腫瘤3例,腦室腫瘤2例,顱窩腫瘤1例,枕葉腫瘤1例。經治療7例病人皆獲良效,近期隨訪存活時間最長者已達16年,仍健在,最短者5年餘。至今未見複發(盧祥之等著名中醫治療癌症方藥及實例科學技術出版社)。
斑塑(《神農本草經》)
本品為芫苫科昆蟲南方大斑蝥或黃黑小斑蝥的幹燥全蟲。
【別名】
斑貓、斑毛、花殼蟲、放屁蟲、蕪青、羌巴。
【性味歸經】
辛、寒、有大毒。歸肝、腎、胃、大腸、小腸經。
【功能主治】
攻毒蝕瘡,逐瘀散結。傳統用於癰疽瘡腫、瘰鬁、癥瘕、頑
病。
【主要成分】
含有斑蝥素、蟻酸、蠟質、脂肪。
【藥理作用】①抗腫瘤作用,斑蝥提取物在體外能抑製人食管癌、賁門癌、胃癌、肺癌及脾肉瘤細胞的代謝;②抗病毒作用;③抗炎、抗真菌作用;④升高白細胞作用;⑤能對抗四氯化碳所致的肝損傷;⑥免疫抑製作用;⑦促雄性激素樣作用;⑧發泡作用。
【主治腫瘤】
肝癌、食道癌、胃癌、腸癌、肺癌、乳腺癌及皮膚癌等多種癌症。
【兼治疾病】
甲型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小兒病毒性肝炎、胃潰瘍、風濕痛、神經痛、痛經、關節炎、麵癱、神經性皮炎、銀屑病、酒渣鳧、外陰白斑、斑禿、瘧疾、蛇咬傷、尋常疣等疾患。
【抗癌療效】
有明顯療效,總有效率60.7%。
【副作用】
斑蝥有毒物質為斑蝥素,有劇毒。本品對皮膚、粘瞋有強烈刺激性,內服可致消化道粘膜損傷,引起泌尿道和胃腸道刺激症狀。毒理試驗表明,給小鼠腹腔注射斑蝥素的。內服斑蝥的中毒量為0.6~1g,致死量為3g。內服中毒症狀表現為口腔燒灼感、惡心、嘔吐、腹部絞痛、便血、尿頻、尿急、排尿困難、尿痛、血尿、陰莖異常勃起等毒副反應,嚴重時可引起高燒、驚厥、昏迷、休克、因心髒和呼吸衰竭而死亡。故本品內服應嚴格掌握劑量。孕婦禁服。
【用法用量】
入丸散0.03~0.06。外用研末敷貼發泡,或酒醋浸塗。
【臨床治驗】
治療原發性肝癌
(1)斑蝥素片(每片含斑蝥素⑴%!!%),每次1~2片,日3次,開始宜小劑量、逐漸遞增至常用量。據報道,臨床觀察800例,部分病人配合放、化療。用藥後病情穩定,症狀改善,不少患者腫塊縮小,生存期延長。1年存活率為12.7%,總有效率60%(王廣生藥學通報)。
(2)羥基斑蝥胺片劑與針劑:片劑日服,分3次口服。針劑肌注或靜脈滴注。療程為一月至數月。共治142例,半年存活率36%,總有效率56.35%,部分患者甲胎蛋白轉陰(王浴生主編中藥藥理與應用人民衛生出版社)。
(3)去甲基斑蝥素,按常用量治療1~8個月,口服用藥組224例,靜脈用藥組5例,口服加靜脈用藥組15例,共治244例,獲得較好療效。結果肝回縮37%,下降39%,B超及同位素掃描證實腫塊縮小,1年存活率為30%,總有效率為58.6%(王廣生等藥學通報)。
(4)斑蝥500隻,陳皮、糯米各500g,將糯米洗淨,晾幹,與斑蝥同炒至焦黃,然後去掉斑蝥,再將糯米與幹陳皮共研為細末。首次口服10~15g,日3次。以後維持每次5~6g,日服3次。部分病人服藥後有小便刺痛、輕度腹痛,暫停藥數天可消失。用此藥治療3例,皆有較好療效,存活期為1.5~2年(方源於啟東縣人民醫院)。
治療食管癌
(1)炙斑蝥(燒練去毒)10~16枚,大棗30個,人參30g,生芪40g,上藥研粉,煉蜜為丸,每丸10g。每次服2丸,一日3次,用藥期間忌食小米,3個月為1療程。共治中、晚期患者126例,完全與部分緩解率為14.29%,其中食管癌緩解率15.3g%,賁門癌緩解率9丨09%,總有效率26%19%,存活1年以上,3年、5年、10年以上者各為61例,17例,3例與8例。中位生存期2年零9個月(強致和等中西醫結合雜誌)。
(2)斑蝥1隻(去頭足、翅、絨毛)、雞蛋1枚。先將雞蛋敲一小孔,放入斑蝥上鍋蒸30分鍾。分成數塊口服,每次1隻,日1次。晚期難以吞咽者,另取斑蝥以糯米炒成黃色,再將炙斑蝥研末,用蜜水調服,每天1隻。治療晚期病人3g例,其中病程1年以上者21例,2年以上者16例,3年以上者1例。經觀察治療時間越長療效越佳,X線檢查無一例癌灶惡化。近期療效均較好,患者服7隻後即可吃粥,服20隻左右即能吃幹飯(朱良春江蘇醫藥。
(3)斑蝥15g,山豆根、烏梅各90g,紅娘15g,蜈蚣6條,紅棗肉1000g,白糖2500g,製成糖丸,每丸重6g。另用斑蝥、山豆根、木香、烏梅各100g,蜈蚣15條,全蟲50條,黃連50g,紅娘、輕粉各20g,紅棗肉400g,蜂蜜適量製成蜜丸,每丸重3g。每次口服糖丸1丸,含化咽下。日3次。蜜丸半丸,溫開水送眼,日2次。共治276例,總有效率56.1%。服此藥禁食豬肉、辣椒及飲酒。經驗表明糖丸對上段食管癌療效尚佳,蜜丸則對下段食管癌和賁門癌較好(方源於駐馬店地區人民醫院)。
治療皮膚癌
斑蝥注射液局部注射,再加中藥口服和外敷,觀察57例,結果37例治愈,7例進步,對失去手術和放、化療機會的晚期患者同樣適用(尹恒生廣西中醫藥)。
心治療血管瘤
斑蝥100g,牙硝、明礬、青礬、水銀各150g,砒石100g,食鹽75g,製成軟膏。外塗患處,每日1~2次。因本方砒石等有劇毒,為此每次上藥不要過多,對較大範圍的血管瘤,可以分成幾次治療。用此藥膏共治54例,治愈率為3%,總有效率86.9%(範瑞強實用皮膚病性病驗方精選廣東科技出版社)。
治療癌痛斑蝥1.5g,白毛藤30g,龍膽草、夏枯草各15g,續隨子、穿山甲、雞內金、昆布、侮蓰、海浮石、通草各9g,阿,魏1.5g,日1劑,煎湯服。治膽囊癌痛有效(趙建成等腫瘤積驗方安徽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