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的結構,往往決定人的幸福程度,需要的結構越完整合理,人的幸福量就越大。我們每個人生來就帶著三個裝幸福的口袋:第一個口袋是裝生存需要幸福的;第二個口袋是裝情感需要幸福的;第三個口袋是裝成就需要幸福的。人生的矛盾主要是三大需要之間的矛盾,人生的哲學就是統籌兼顧三大需要,人生的目的就是盡可能向三個口袋多裝點幸福。我們大致可將人們的需要結構分為七種裝口袋的類型,不同的類型決定不同的幸福程度和人生命運。
第一種類型,隻向第一個口袋裏裝幸福的人。這類人壓根沒有遠大誌向,其人生追求一直限定在較低的水平上,生活的目的僅僅是為了生存,為了錢。支配他們的思想和行為的根本動機是物質利益最大化。這類人除了生存需要外,情感需要和成就需要嚴重缺失。因為情感需要嚴重缺失,他們無視愛情、親情、友情和道德的價值,甚至視父母、兄妹為路人,常常與自己的親人爭利。在與人交往上極度吝嗇,隻想索取,不知回報。他們從不奢望受人尊重,也沒有與人建立良好關係的願望。所以,他們與誰都合不來,生活中充滿著矛盾、對立、衝突、妒忌、怨恨和憤怒以及由此帶來的心靈不安的痛苦,難以享受到和諧、互助、友善、理解和寬容以及由此帶來的心靈安逸的幸福。因為成就需要嚴重缺失,他們中的一部分人不愛學習,不愛勞動,不思進取,對他人對社會難以創造價值。他們頭腦比較簡單,不明事理,不懂法,容易走上犯罪道路。那些為了幾百塊錢就動刀子殺人的人,那些偷了別人家的孩子去賣錢的人就是這樣一些人。他們的罪惡行徑甚至使他們的親人永遠在人前抬不起頭來。
第二種類型,隻向第二個口袋裏裝幸福的人。這類人高度重視情感需要,對老人很孝順,深愛自己的妻子,對子女疼愛有加,對人實心,不染是非。他們有好口碑、好人緣,能充分享受到心靈安逸的幸福。但是,他們的生存需要和成就需要嚴重缺失。他們忽視健康,保健意識差,生活沒有規律,抽煙、喝酒、上網、打麻將,常常通宵達旦,因此,難有健康的身體。他們比較懶惰、貪玩,生活容易陷入困境。他們寧守清貧,不思奮鬥,安於現狀,與世無爭,事業上一事無成,不僅享受不到價值增值、價值實現的幸福,還會常常感受到空虛、生活沒有意義和被人瞧不起的痛苦。
第三種類型,隻向第三個口袋裏裝幸福的人。他們生來智商很高,有天賦,從小就樹立了遠大誌向,求知欲望特別強烈,富有創造性和探索未知世界的濃厚興趣。但是,他們忽視生存需要的滿足,營養不良、睡眠不足、用腦過度,透支身體健康,結果英年早逝。忽視情感需要的滿足,不善於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生活中缺乏親情、愛情、友情帶來的快樂,缺乏心靈的安逸,最後成為有心理疾病的人,像這樣隻有成就需要的滿足而無生存需要和情感需要滿足的人,也不會有太大的幸福量。
第四種類型,隻向第一、第二兩個口袋裝幸福的人。他們既重視生存需要,又重視情感需要,而且把兩大需要能有機地聯係起來。他們對金錢感興趣,但不把積累財富作為唯一目的,不會為金錢去拚命,不會為金錢去虧人,不會為金錢去違法犯罪。他們也追求物質享受,但不胡吃海喝,不醉生夢死。他們起居有常,生活規律,堅持鍛煉,營養均衡,能很好地保持體內平衡,所以他們一般身體比較健康,壽命也比較長。他們同時也能做到對老人孝順,夫妻相愛,家庭和睦,有誌同道合的朋友,有和諧的人際關係,所以他們能充分享受到心靈安逸的幸福。美中不足的是他們的成就需要嚴重缺失,他們從小就不愛學習,不愛讀書,一看書頭就痛,缺乏為他人、為共同體作出貢獻的動機、誌向、創造性和敬業精神。事業上沒有成就,一生平平庸庸、碌碌無為。與前三種人相比,他們已經算是幸福的人了,但實際上他們有時候也會覺得生活空蕩蕩的,很無聊,覺得生活沒有意義。因為成就需要也是自然需要,第三個口袋老是空著是不對的,你不增加應當增加的幸福,就等於不作為,不作為要受懲罰,所以才會有痛苦。
第五種類型,隻向第一、第三兩個口袋裝幸福的人。他們既重視生存需要,也重視成就需要,而且把這兩大需要看成人生的兩個輪子。他們熱衷於積累財富,又聰明、好學、非常能幹、有強烈的事業心。他們積累財富是為了幹成更大的事業,幹成更大的事業是為了積累更多的財富。他們一方麵能夠利用自己創造的財富充分滿足生存需要,從而享受到體內平衡的幸福;另一方麵能夠利用自己的能力為社會作出貢獻,享受到價值實現的幸福。但是,他們情感需要淡漠,為人尖酸刻薄,人品不好,自負自戀,恃才自傲,心胸狹窄,心理不健康。對父母不孝,對愛人不愛,對子女不親,對朋友不義,對藝術不感覺興趣,眼裏看不到美的東西。因此煩惱事很多,壓力很大,衝突矛盾不斷,常常心靈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