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於威嚴雄偉的神武門前,葉紛飛一陣唏噓。
舉目眺望,映入眼簾的是一望無際的華麗宮殿,那美侖美奐的雕潢、栩栩如生的龍騰,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的金色的琉璃瓦,白玉大理石砌成的牆壁……
紫禁城,不愧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豐碩結晶。曾幾何時,明清兩朝的曆代君王搜盡華夏大地之能工巧匠,極盡天馬行空的匪夷構思,又幾經修繕,終於建成了這座華夏六百年文明中的最高權利機構。
看了看四周,小太監隻覺得有些古怪,可是到底是哪裏古怪,小太監偏偏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了呢?
遠方太合殿的金色棱角在太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太合殿!小太監一聲驚呼。
他想起來了,皇城禁地,怎會如此安靜?
小太監百思不得其解。
隱約間,小太監隻覺得有些詭異。
好奇心作祟,小太監舉步朝紫禁城的腹地走去。
不知走了多久,小太監居然有些勞累的感覺,小太監暗歎一聲,這皇帝修這麼大的房子做什麼用啊?
眾所周知,紫禁城占地72萬平方米,建築980餘座,房屋8700多間,建築麵積15萬平方米。
這可不是一般的大。
抬眼望去,不知不覺中,夕陽已逝,夜色彌漫在整座紫禁城的上空,莊嚴肅穆的紫禁城成為了燈的海洋。
一路走來,小太監驚詫的發現,這一路上居然沒有碰到幾個侍衛,即使偶爾看到幾個,也俱是一幅神色匆匆的樣子。
小太監不解之餘,微微有些慶幸。
幸好沒碰到,不然一定穿幫。
不知走過了多少庭院,穿過了多少長廊,太監穿越月華門,遠遠的望到一重兵把守的屋子,依稀可以看到牌匾上大大的隸書:南書房。
太監腦海中忽然浮出這麼一句話:南書房坐落於紫禁城內月華門以南,為皇帝及儲君讀書處。
現在皇帝一定在裏麵吧?太監狐疑的想到。
看那屋子外的巡卒守衛,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刀出鞘、箭上弦,當真是守衛森嚴,除了保衛皇帝的安全,哪件事情還會讓這些一向高傲自負的大內侍衛緊張如斯?
瞧那些守衛一幅‘如臨大敵、謹慎翼翼’的樣子,小太監竟隱隱有些興奮。
帝王在華夏曆史上的各朝各代無不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甚至許多人一生的夢想就是能夠得見龍顏一麵。
中國人骨子裏是很注重傳統的,潛移默化間,這種‘君者最大’的思想也遺傳給了後人。
君臨天下,九五之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這就是一種傳承了千百年的腐朽思想。
人類是種很奇怪的生物,因為他們往往喜歡隨波逐流。
謊話說多了,就會變為箴言。
而謬論經過歲月的洗滌,也有可能會變為亙古不變的定律。
就如同‘地心學說’在中世紀的地位一般,‘君者乃大’的觀點在中國人的心裏也是根深蒂固。
彌漫著夜色的天空中,皎潔的月亮慢慢升起。
太監隱藏於一灌木叢之後,正在思索著如何進入南書房的方法,就在這時,異變突生。
月光照耀下,一道白光以訊雷不及掩耳之勢衝入把守南書房的侍衛群中,如貫日長虹,似天際流星,‘忽、忽…’的風聲,劍芒閃動,眨眼間,數十名侍衛連反應的時間都沒有,齊齊仰身向後倒去,他們的眼中充滿了驚訝,充滿了不解,更多的,則是深深的恐懼。
一劍封喉!
空曠的庭院中,隻剩下一柄兀自顫抖不定的長劍,一絲鮮血順著血槽‘滴滴噠噠’的滴落在了地上。
這柄劍在一個白衣人的手中,白衣如雪,臉若冰霜,殺氣逼人。
不遠處的窺視的太監驚出了一身冷汗。
“出來。”白衣人突然暴喝,一股凜冽的氣勢破體而出。
“發現我了?”就在太監躊躇不定,正欲走出灌木叢時,四周的屋簷上、黑暗的陰影中突然竄出十幾個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