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初到冥界(1 / 2)

我們一路不停地來到了鬼城豐都,"鬼城"豐都古為"巴子別都"。因北宋蘇軾題詩“平都天下古名山”而得名。豐都名山係道家72洞天福地之一。名山古刹多達27座;東漢和帝永元二年置縣,素以"鬼國京都"、"陰曹地府"聞名於世,是傳說中人類亡靈的歸宿之地,集儒、佛、道民間文化於一體的民俗文化藝術寶庫,被譽為中國"神曲之鄉"人類"靈魂之都"。要說清楚豐都被訛傳為鬼城,最早的曆史淵源,恐怕要從巴蜀氐羌部落第一代鬼帝--土伯住在“鬼國幽都”說起。

巴蜀氐羌部落,據有的曆史學家考證,原住在甘肅南部天水一帶,由於公元前第十世紀至前九世紀,我國的氣候有一次大的變化,西周初年的氣候是比較暖和的,但不久就惡化了。

《竹書紀年》上記載周孝王時,長江的支流漢水,分別在公元前903年和897年有兩次結冰,結冰之後,緊接著就是大旱。這就表示,公元前第十世紀有一個寒冷期,大約延續了一至二個世紀,到春秋時期,氣候才溫暖起來。因為這個寒冷期,原住在隴南,分布在今天甘肅、陝西、四川交界處的氐族大舉南遷。其中一支經漢水流域而下與巴部落結成了聯盟。

今湖北襄陽有樊城,應是南遷中氐族樊姓中的一支。另一支經嘉陵江流域而下,遷到川北,川東北地區的“板盾蠻”,就包括了出於氐羌係的部落。氐羌部落南遷,東至今天湖北、湘西;南至四川西部直至雲南東北地區。巴人活動中心在殷商至春秋時代,主要活動於漢水流域,後因楚的侵逼才西遷入四川。進入四川後建立巴國,強盛之時,川東南、湘西皆為其南境。古巴蜀氐羌部落又稱為鬼族的兩支部落,在長期的交往中,因皆信鬼巫,產生了一個共同信仰的原始宗教神—土伯,被稱為巴蜀兩族的第一代鬼帝,這位鬼帝住在幽都。

東漢高誘注《淮南子.墜形篇》稱:“古之幽都在雁門以北。”一個“幽都”,一個“雁門以北”,就難以說清了,古有幽都在幽州,雁門指的是山西雁門關一帶;然而巴蜀氐羌鬼族又不可能在北方,因此有人認為這個“雁門以北”是在今四川境內。豐都古時曾作過巴蜀別都,後來即被傳為“鬼國”的“幽都”。這個“鬼國幽都”大概就是說“鬼族的首都”吧。鬼族信巫。肯定有巫術;鬼族有原始宗教,肯定要樹立一個神,這個神就是第一代鬼帝,土伯就這樣在古豐都大地上被傳為第一神。也許有人認為這是無稽之談,不過後來張道陵在四川創立的“五鬥米道”又稱“鬼道”,張天師又吸收低羌部落的巫術作為他驅鬼治病的法術;後來道教又封酆都為遊治之一,其間與巴蜀第一代鬼帝被傳為住在古酆都是有內在聯係的。

這些都是世人皆知的,其實豐都鬼城還有個秘密沒有多少人知道,那就是豐都鬼城其實就是通往冥界的入口。隻是這個路口就沒多少人知道在哪了人死後的魂魄一般都會有倆種辦法來收走,一種就是由冥界的勾魂使者來把死者的魂魄帶到冥界進行投胎轉世,另一種就是魂魄飄到豐都鬼城來進行居住,這裏的人一般都是生前陰德較多的或是長做好事的都有資格進來。還有的是一些生前有些名氣的人員還好的也可以進來。等到差不多的時候就會被嵌入六道進行輪回,主要是因為在冥界也是需要些明星來做這些魂魄們的精神支柱的,等逢年過鬼節時也好有人上台表演啊,平常也好有些鬼當當模範啊。說白了就是和人一樣:虛偽。

我們走在豐都裏的路上,想找傳說中的鬼鏈場,那是一個充滿血腥的地方,就像人間的地下黑拳一樣,但跟鬼煉場比起來那真是小巫見大巫,鬼煉場裏一旦開打那就必須要有一方被打得魂飛魄散才能停。可想那裏有多麼血腥,不過那裏也的確是提升實力的好地方。實力的提升也隻有從實戰中領悟才能得到最大最好的方法。可令我們奇怪的是,我們都巴豐都鬼城繞了好幾遍了,這樣我們覺得非常奇怪。要知道在我們當中除了禦女修為還不算高以外,我和老奴都開了神眼了,就算鬼煉場被隱藏起來起來我們也是可以看見的,就在我們一籌莫展的時候,我們看見在一旁的小道飄著一個鬼,我們決定過去問問他看他知不知道鬼煉場在哪。“這位兄台,請問你知不知道鬼煉場在哪”“什麼!你們要去鬼煉場!你們知不知道那是什麼地方,那可是充滿暴力與血腥的場所,你們幾個人還想去那是不是有病....等等!你們是人!”看著他那驚奇的眼神,我們點了點頭說道“不錯,我們是人,怎麼,很奇怪嗎”“哦,沒事沒事,你們應該是修真者吧”見我們點頭,他又笑著說道“真的!你看我還以為是陰陽師呢,但看你們身上沒有帶陰陽師特有的標誌,所以我才認定你認識修真者呢,真是失禮了”見我們的臉上出線了不耐煩的神情時,他又說道“哎呀!你看我說著說著就把正題忘了。你們是要去鬼煉場是吧,那裏已經沒了”“沒了,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