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男人往往在心中設想將來的種種美好願景,這也許就是柏拉圖所說的心目中的那張床,然後按照這種願景去實現自己的願望。很難想象一個沒有雄心的男人會成大事。

每個男人都有過各種各樣的欲望,尤其是成大事的欲望;每個男人都有過這樣或那樣的夢想,尤其是成大事的夢想。

如果說,一般人的夢想和欲望如同夜空中發出微弱光芒的星星或偶爾劃過長空的稍縱即逝的流星的話,那麼,非凡男人的雄心就像是一團熊熊燃燒著的烈火,熱力灼人,更不會輕易地被熄滅。

(1)雄心是男人的推動力

瓦特在發明蒸汔機後,當上了波士頓一瓦特公司的老板,由於沉醉於金錢和地位,而不思在科學上的進取,自此,他的科學之路走到了盡頭。

杭州錢塘江大橋設計者和建橋的指揮者茅以升,一提起山東濼口的黃河大橋是德國人造的,河南鄭州橋是比利時人造的,安徽蚌埠的淮河大橋是英國人造的……他就非常生氣。所以他從青年時代就發憤讀書,立誌一定要在橋梁建築上為中國人爭口氣。他在這種強烈願望和情感的支配下,孜孜不倦地攻讀橋梁專業書籍,精通了祖國的橋梁建築史,掌握了有關橋梁建築的淵博知識,最終衝破近代被帝國主義把持的中國建橋大權。在他設計和親自指揮下,克服了重重困難,建成了當時最現代化的大橋,他自己也成了世界上第一流的橋梁專家。

楊樂是當代數學家,在中學讀書時發現數學書中的定理,盡是以外國人的名字寫進教學教科書中,他很不服氣,立誌要為中國人爭口氣。由於他的潛心鑽研,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宏願。

山一般的壯誌,火一般的雄心,一往直前和永不退卻的精神,這些都是成大事的男人之所以能走向成功的最基本的保證。

大發明家愛迪生有一個合夥人潘茲,在進入愛迪生研究所之前,他還是一個雄心勃勃卻生活拮據的青年人,但他相信自己的才華,他有一種渴望成功的強烈的欲望。他的最大的願望就是和大發明家愛迪生一起幹一番事業。

潘茲剛剛搭乘貨運列車來到愛迪生所在的城市時,衣衫襤褸,就像一個流浪者,但他心裏卻懷著一種非常強烈的像夢又像希望的異乎尋常的東西,這東西在他的心裏熊熊燃燒著,占據了他的全部生命,促使他去行動,去叩響愛迪生研究所的大門。

在為愛迪生研究所工作的最初5年裏,在任何人的眼裏,他隻不過是一個毫不起眼的小小的齒輪,而他自己卻從來沒有忘記過他要成為愛迪生的合夥人的願望。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他製定了細致的計劃,切斷了一切退路;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他忘我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獻出了自己的全部能量。

潘茲終於成功了。他的雄心壯誌都得到了最好的回報。

從朦朦朧朧的夢想,到知道自己究竟想要做什麼的那種清晰而又強烈的夢想,是一個心理上的飛躍;從夢想到產生欲望,並且真正確立起自己的目標,這又是一個飛躍。

一個男人要實現自己的雄心,把雄心變為自己的有的放矢的行動,確實要走過一段相當漫長的道路。關鍵在於,他能不能使這種越來越強烈的雄心,在內心深處轉化成一種自我激勵的驅動力。

(2)雄心越大,成就越大,男人的差別也越大

人期望什麼,如果加以努力就一定會得到什麼。期望享受工作樂趣的人事業有成,而總擔心會遭遇挫敗的人則難成大器。

隻要你有足夠的耐心和勤奮,你會驚訝地發現,你所取得的成功與你定下的目標驚人地一致。

人不可能表現出超越自己期許的水準,這是不爭的事實。如果我們自認不能表現得比現在更好,或做得更多,那麼我們的成就僅止於此。

但是許多男人喜歡貶低自己,怨天尤人,把自己的失敗歸咎於天生條件不足、運氣欠佳、父母貧賤等。

抱怨自己沒有機會、遭人排擠或黴運當頭,都於事無補。失敗的原因與命運和風水無關,而是在於男人對自己不存厚望。

真正成功的男人熱切盼望並期待成功,縱使命運坎坷也不稍改其誌。近代畫家馬蒂斯晚年纏綿病榻,目不能視,卻完成了幾幅生平最佳的作品。名列全世界十大長跑名將之一的卡塔拉諾曾有暴飲暴食的惡習,又有嚴重的煙癮,後來也都一一戒除。不論出身高低、有無殘疾,他們都盡力而為。他們想要有所成就,他們期望高人一等。

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在很小的時候就想著:我將來一定要成為有錢的人,讓母親能穿著絹絲製成的衣服,讓她坐一坐自家用的豪華馬車……

卡內基是於1835年出生在蘇格蘭的一個小鎮上,他的父親是一位能幹的織布工人。但是當卡耐基12歲的時候,他父親所織出來的布卻無法暢銷,始終賣不出去,那是因為產業革命開始的緣故,最直接的打擊是蒸汽機的發展和擴展。由於機器織布的成本比較便宜,所以自然而然也就比較暢銷;卡內基的父親卻無法趕上時代的步伐。

但是,卡內基的母親個性很倔強,好勝而又勇敢。她首先提議說:我們不要再發牢騷了,幹脆到美國去找出路吧!我們就移民到美國的匹茲堡吧,或許還能闖出一番天地來也說不定。

當然,到達匹茲堡的初期,一家人仍是過著很窮困的生活,因此13歲的卡耐基便一直要找工作;也就是說,他從13歲開始,就開始闖蕩社會了。

然而從這時開始,他的活躍力也開始了,雖然說是活躍,並不是指有很輝煌或是天才型的表現,隻不過是一個貧窮人家的少年,為了幫助家計,認真地去工作而已。這種情形大概和我們在小孩子時代,跟著別人一家一家地去認識路、做送報童是一樣的。

然而,一般送報紙的勇敢少年和卡內基到底有什麼地方不同呢?答案便在於後者仍然繼續求上進這一點上吧!或許是由於各國民族性的不同,每人的想法也不盡相同。一般的少年報童一旦找到工作的機會後,就會想到要在那裏繼續求生存而做各種努力;不斷轉行的人,不能說是勇敢的少年,多為意誌不堅定的少年。但是,當一旦決心要在組織中求發展的人,有時就不被允許有太大的願望;在這些人的眼中,隻有股長、主任、科長……這種一路延展下去的順序,才是公認的成功之路。

但是,卡內基是不同的。首先他到一家紡織廠做一名卷絲的工作人員,同時又掌握機會,再去當那個工廠的火夫,然後再找機會成為辦事員。兩年後,他就離開了那家工廠,去擔任薪水更高的電報傳達員。

後來,他又不斷地往前衝刺,在20歲的時候,已經成為向阿達木斯運輸公司投資5000美元的股東了。之後,他也一直像這樣,掌握了最有利的時機,終於成為一個鋼鐵大王。

所以那些成大事的男人,他們的目標必定高遠。

比如說你想爬山,你給自己定的目標是1000米,那麼最後你最多也就爬到1000米。但是假如你給自己定的目標是征服喜馬拉雅山,即使你這輩子達不到這個目標,但是你給自己定了高標準,爬不到頂峰,也能爬5000米。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天,三個工人在工地幹活,他們的工作是一樣的,砌牆。有個過路人問其中一個工人:師傅,您在於嘛?砌牆。他又問另一個工人:您呢,你在於什麼?掙錢唄,吃飯養家。他又問第三個工人:您幹的是什麼活兒?我嘛,我在建造世界上最美麗的房子。那個工人認真地回答道。後來,前兩個工人仍然在工地上砌牆,第三個工人成為著名的建築大師。

不一定非要實現目標,但它必須足夠大,那樣你會做得更多,收獲也多。

堅定不移地追求理想

隻有平庸的人,沒有平庸的命運。許多男人之所以成為平庸的人,其原因是他們的誌向隨著命運的改變而改變,一步步庸俗化,從而最終失去改變自己命運的雄心壯誌。

堅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的誌向,是南朝宋武帝劉裕的人生信條。正是有了這個信條,無論他在何時何地,無論他遭受了多少挫折,他的精神始終是昂揚的,正是這份昂揚的鬥誌,讓他的命運有了轉折的機會。

劉裕來到人世可以說是生不逢時,他一出生,命運就為他設置了重重障礙——世道混亂、出身寒微、父母早逝。孤苦伶仃的劉裕連最起碼的溫飽問題都無法解決,至於出人頭地的希望就更是渺茫。

命運將所有的苦難都降臨在了他的身上。

然而,劉裕卻扼住了命運的喉嚨,從一個孤兒成長為一個皇帝。那麼,他在如此艱難的條件下,是怎麼成為九五之尊的呢?

劉裕小的時候雖然調皮搗蛋,喜好打架賭博,但對待繼母卻很孝敬。懂事之後,他經常去賣草鞋,以貼補家用。在一次賣草鞋的時候,他看到了班師回京的謝玄大將軍。當時謝玄騎著高頭大馬,銀盔亮甲,十分威風地從他身邊經過,劉裕見狀,發出了一句類似劉邦看見秦始皇時說的豪言:大丈夫當如此也!

夢想越大,成就越高。人生真的是夢做出來的,越是卓越的人生越是夢想的產物。可以說,夢想越高,人生就越豐富,達成的成就就越卓越。

有了這個偉大的想法後,劉裕辭別家裏人去投軍,希望在戰場上一展宏圖。

這一去就是十年。說起劉裕這十年來的遭遇,常人是無法想像的。

他投軍當了一個普通士兵後,一直得不到提拔,於是憤而出走,四處漂泊,他曾經在野地裏被老虎襲擊,幾乎喪命;也曾經在少女的春閨中有過纏綿香豔的情事;還曾經向雲遊僧學習武術和佛經;向深山的隱士請教曆代興亡治亂和兵學。十年來,足跡踏遍了大江南北的名山大川,對各地的風土人情均了若指掌。這對他以後指揮作戰起了很大的作用。

不過,由於劉裕不是士族出身,他所學的這些技能也無法得到施展。當他向軍隊和官府毛遂自薦時,才終於了解到普通人想要出人頭地實在是比登天還難。許多不學無術、身無一技之長的紈絝公子,隻因為其有良好的出身,就能平步青雲,出將入相,而民間的賢才卻報國無路,在塵土間無奈地慢慢腐爛。

門閥爭權,阻塞賢路,終將成為亡國之道!無數次地碰壁之後,劉裕不禁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由於窮困潦倒走投無路,劉裕不得不回到家中。

回到家中後,劉裕休整了一段時間。出人頭地的雄心又重新在他心中複燃,每天晚上他都睡不著覺,反複地對自己說:難道說我的一生,就要這樣碌碌而終了嗎?

晉太元十八年,劉裕三十歲了。三十歲的劉裕一事無成,既完成不了他那猶如海市蜃樓般的雄心,也無法踏踏實實地找點事做。他的二弟幾次想讓他幫工做買賣,但劉裕始終不願幹。這樣一來,三十歲的劉裕仍整天遊手好閑,無所事事,又回到了十年前那種賭博打架的生活狀態。

賭博這種事,輸了想翻本,贏了還想贏。一旦輸錢,心浮氣躁,手氣更加惡劣,越輸越大。情緒不佳的劉裕回家後就落入了這樣一個低穀中。起初隻是幾十文、幾百文的輸錢,沒想到手氣越來越壞,連著幾天輸下來,賭債居然累計到了三萬錢。

哎,你別再賭了,先想想怎樣拿出三萬錢來吧!賭場的夥計不讓劉裕繼續賭錢,讓他先付清欠款。沒錢。劉裕回答說,隻要再來幾局,我一定能連本帶利贏回來!

夥計不答應他的要求,於是讓人看管住劉裕,連忙向賭場老板通報。

賭場的老板名叫刁逵,他是東晉名臣刁協的孫子,整個家族都擔任顯要職務。刁家和大部分追求虛名清譽的士人不同,他們擯棄清望,不擇手段地聚斂錢財,有良田萬頃,奴婢數以千計,還封鎖山林湖泊,獨占漁獵樵采的利益,百姓對刁家恨之入骨,背地裏稱他們為京口之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