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處長再次站了起來,將李正私闖日本武館的背景和原因詳細地闡述了一遍。
幾位副局長相互對視了幾眼,陳副局長反問:這能說明什麼問題?我們更應注重的是結果,而不是過程。李正私闖武館一事,的確為國家為特衛局造成了惡劣影響,我們讓他功過相抵,已經算是相當開恩了。按照正常的規程,把李正扭送軍事法庭都不為過。
李副局長也跟著說道:我同意陳副局長的觀點。我也能理解齊處長和趙秘書對李正的戰友之情。但是這件事影響重大,我們已經顧及到了李正取得的成績,並對他開了小灶。否則的話,正如陳副局長所說,他應該被扭送軍事法庭!
副軍職警衛秘書喬德榮也跟著道:我建議應該舉手表決一下。
當然,也有幾位副局長提出了相反的觀點。毫無疑問,陳、李、喬三位副局長算是反對派,他們之所以要在這件事上較真,不完全是針對此事。更重要的,是要達到某種職權目的。另外一些支持李正晉職立功的副局長,則是由局長的忠實擁護者,一直在支持由局長的決策,與那些別有用心的局領導暗中作鬥爭。
一直沉默的曹副局長不失時機地力挺由局長,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我覺得這件事根本不值得我們大動幹戈。至於李正私闖日本的事件,情節嚴不嚴重,應該怎樣處置,由局長心裏自然有數。我堅決支持由局長的決斷,對李正同誌既往不咎,論功行賞!
緊接著又有三四名副局長及副軍職警衛秘書,表示擁護由局長決策。
由局長似乎是有些為難。很多時候,尤其是這種高層會議,即便是有一位副局長意見不一,那也很難一錘定音。更何況,會議上很顯然地分成了兩個派係。
我見會議室進入了一種異常僵硬的氛圍,不由得主動站起來,說道:我也補充幾句!李正同誌私闖日本武館,不假。但是並沒有造成什麼不良影響,那隻是各位領導一相情願的想象!
一出此話,所有局領導震驚。他們都拿一種異樣的目光瞧向我。這種目光,幾分疑惑,幾分期待,甚至還有幾分怨怒。
我近乎是情緒激動地道:我實在不明白,為什麼各位領導在遇到事情的時候,總是喜歡往自己人身上強壓責任?日本人橫行霸道,日本TL組織為我們國家帶來的災難還不夠多嗎?是他們挑釁在先,是他們一而再而三地欺負和侮辱中國人,甚至還想騎到我們脖子上拉屎。我們該怎麼做?難道一味地忍讓,逆來順受?李正私闖日本武館不假,但是他並沒有對國家對特衛局造成任何的損失和影響。他身上體現的,是一種民族精神,是一種勇於對抗外敵勇於反擊的熱血精神!為了維護中國人的尊嚴和地位,李正隻身犯險私闖日本武館,他是一個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他死了,應該是烈士,活著,就是英雄!
我慷慨激昂的陳述,引得其中三位副局長拍手認同。
但是陳李二位副局長卻是淡然一笑。李副局長道:說的輕巧!這裏麵的原因,恐怕沒你說的這麼簡單!什麼革命英雄主義,純粹就是個人英雄主義!因為個人的一些利益得失,不惜私闖日本武館。趙龍同誌你這麼袒護李正,是為什麼?你是不是在影射自己的清白?告訴你,如果不是……按照正常原則,你和李正屬於同樣的性質!等著吧,用不了多久,日本政府就會拿這件事做文章,通過外交手段來找我們討回公道!
由局長皺起眉頭,拳頭不斷地輕點著桌麵。他似乎在思考著什麼。
而我當然能聽出李副局長省略的那句話是什麼。他無非是想表達,如果我不是由局長的女婿,我將會和李正同樣的下場,甚至還要更加糟糕。
這種會議場麵,讓我不由得聯想起了當年清朝政府向日本割地賠款時的情景。我相信在無能的清朝政府與日本簽署不平等條約之前,中國內部會議上肯定也有過這麼一番口舌之爭。有一部分領導,總是喜歡高舉‘以和為貴’的旗幟,將涉外問題看的如此敏感。一旦有中國人與外國人發生摩擦和矛盾,不管是誰挑事在先,責任總是歸在自己人頭上。這種做法,算不算是變相的賣國求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