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望?也對!其實細想起來自己身上好像就沒哪點是真正令小丫頭滿意的吧?仔細回想下小丫頭平時對自己的“諄諄教誨”,不管是和風細雨的循循善誘,還是狂風暴雨的雷霆訓示,無不流露著對自己的種種不滿之情。可笑自己還一直都把這些當成是小丫頭拿著雞毛當令箭對自己的壓迫手段或是每次鬥爭失敗後必須聆聽的“勝利宣言”。
這次事件應該算是點燃小丫頭積攢在心頭的各種不滿之情的一個導火索吧?隻是不清楚這根導火索會把這次大爆發引導至何種方向,是暴風雨過後的風平浪靜還是直接將失望引至絕望的深淵?
蕭諶原本還抱著一絲僥幸期待著真正雨過天晴的那一天的到來,可是日子一天天過去了,風倒是平了,浪也早已靜了,可是籠罩在天空中的那片陰霾卻一直遲遲不肯散去。蕭諶知道,自己恐怕也要品嚐一下絕望的滋味了。
或許出於逃避,高中畢業後蕭諶沒有繼續讀大學,而是選擇了繼承老騙子的遺誌,到世界各地收集戰後散落流失的珍稀文物。
五年過去了,這期間蕭諶除了逢年過節外很少回家,跟小丫頭的聯係倒是一直沒中斷過,隻是這種聯係,在蕭諶看來更像是親人間的問候和寒暄。在長輩們麵前,兩人依然維持著那種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親密形象。隻是蕭諶心裏明白,兩人恐怕很難再回到之前的那種關係了。也不知道目前的這種貌合神離的關係兩人還要勉強維持多久,說實話,自己真的感覺有點累了。
在確定了小丫頭很難再原諒自己之後,蕭諶不是沒想過直接跟老媽和卿姨攤牌,以兩人目前這種關係再勉強維持下去實在沒什麼意義了,早點解除婚約,對自己,對小丫頭都是一種解脫。
隻是這婚約還真不是那麼容易解除的。這門親事是爺爺和老騙子生前親自定下的,現如今兩位老人家雖然都過世了,但兩人臨終前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親眼看到自己和小丫頭結婚生子,可以說,自己和小丫頭的婚事已經算是兩位老人家的臨終遺願了。而在以孝道傳家數百年的蕭柳兩家看來,違背長輩的遺願那可是最大的不孝。蕭諶想過,也跟小丫頭商量過,為了早日解除兩人間這種不尷不尬的關係,避免兩人今後陷入更大的艱難與不幸,即便背上這大不孝的罵名,自己也認了,可是小丫頭不同意。
蕭諶實在弄不懂小丫頭到底怎麼想的,在他看來,小丫頭應該比自己更加渴望解除婚約才對啊。
漂泊在外的這幾年,蕭諶不止一次的回顧過自己和小丫頭這風風雨雨攜手相伴十幾年的人生旅程,最後得出的結論卻是,自己和小丫頭走到今天這一步或許有些遺憾,可是與此同時這種結局對於兩人來說也未嚐不是一種解脫。
說實話,如果沒發生幾年前的那次**未遂事件,如果兩人一直那麼懵懵懂懂的走下去,直至邁進婚姻的殿堂,其結局未必就是自己和小丫頭想要的。事實證明,自己不是老爸和輝叔,小丫頭也不是老媽和卿姨,老爸老媽和輝叔卿姨那樣的婚姻生活很難在自己兩人身上完美的繼承下去。
說起來,不論是性格、為人處世還是人生態度,很多傳統學者的優良品質都在老爸和輝叔身上得以很好的繼承和體現,或許擇偶是個例外。不過或許正是這個例外,使得這些優良品質算是從下一代的基因中徹底消失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畢竟基因遺傳也講究優勝劣汰、適者生存,要怪也隻能怪老媽和卿姨的強勢因子滲透到了基因中。可是,對子女後天教育的不作為,卻是老爸和輝叔不可推卸的重大失職。
自己還好點,好歹有看不過眼的外公時不時的加以糾正和訓導,再加上長期受到老騙子的各種**影響,骨子裏多少對老媽的各種教導產生了一定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從而能形成自己一定的人生觀、價值觀。老媽對此不聞不問的同時還天真的將很大一部分教導責任托付於一個跟自己同齡的小丫頭片子,這要能教導出另一個老爸出來那才是見了鬼了。
小丫頭呢,從小到大基本上就沒能脫離卿姨和老媽的各種光環範圍,耳聞目睹的全是老媽和卿姨好歹還接受過外公和老騙子的一些傳統教育,雖然這種教導顯然不太成功,可多少從她們身上還能看到一絲影響。隻是,她們會不會把這種不太成功的傳統教育延續下去,就不得而知了。不過從小丫頭各方麵的表現來看,這種傳統教育即便有所延續,也隻是一個更加失敗的反麵教材罷了,畢竟為人師表這句話不是白說的,偏偏小丫頭對兩人還是那麼的崇拜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