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好戲開鑼(1 / 2)

李墨回來了!

李墨的回歸,掀起了軒然****,京都開始卷起了一陣名叫李墨的颶風,並席卷至整個天下。

要說一個世子回京,就算是再怎麼顯赫的府邸,也不至於引起如此大的風暴,畢竟他還不是鎮北王。但,若是挾著大敗北蠻的赫赫戰功而歸,那就大不一樣了。

大興土地富饒,人民富足。而大興四周都是土地貧瘠之地,不是高原,就是沙漠山嶺的苦寒之地,物種貧瘠,百姓窮苦。

然而,自古以來,貧苦之地出刁民。比起禮儀之邦的大興王朝,這些地方民風彪悍,悍勇異常。

故從大興建國,戰事就沒有斷過。

北蠻、南寇、東夷、西狄,是大興王朝的四個大患,窺伺中原,隻要一有機會,就會叩邊擄掠,掠奪大興的人口、財富。

為此,大興王朝特別設立四王府,由鎮北、汝南、西川、東平四王鎮守四方,震懾諸夷。

如此數百年來,倒是勉強守住了大興的基業。

隻是,在戰事上,卻一向並不樂觀,雖不至於一敗塗地,但也不過是僵持的局麵,甚至,總的來說,負多勝少,隻不過因為大興人口眾多,遠不是諸夷可以比擬,這才艱辛的維持住了目前的局麵。

而又由於大興建國百多年時,那西狄看出了邊關難以盡全功,竟然別出機竅,偽裝喬扮,將一個萬人隊繞過了西邊防線,分批送入了內地,企圖一舉奪下京都,狹天子以令諸侯,大撈一筆。

與守衛森嚴,長久處於戰爭之中的四邊相比,京城的軍隊毫無警覺之心,而且,戰力低下。

悴不及防之下,給西狄頗了京城大門,迫近皇城,差點兒,就真的給他們得逞了。幸好此時,當時的汝南王因故在京,帶著他數百人的近衛隊,硬是擋住了敵人的衝擊,守到了周圍各城來援的時候,狄人迫不得已,隻有退去了。

之後,意識到了京城防衛的空虛,當時的恭帝就將相對而言戰事壓力較小的汝南王調回了京城,負責京城的防衛。

而南邊,則由汝南王府派係的大將代守。京城至此之後安寧。

隻是,南邊沒有王鎮守,大將們權力有限,卻是漸漸有些亂象。不過,到底南方隔著海,南寇多為各個海島上的海民,勢力分散,倒也不至於有什麼大患。

如此,又過了還算平靜,百姓安居樂業的二百多年。

隻是朝廷知道,百姓知道,每一年,大興大半的稅收,幾乎都用於了軍費開支。不然,大興的富裕遠遠不隻於此。

對於這四方賊人,大興子民,上到皇室,下到百姓,無不痛恨到了極點,卻也無可奈何。

曆史上,不僅是大興王朝,就是之前的諸個朝代,哪一個沒有受過這般苦楚?

四夷的不可戰勝,早已深入人心。事實上,能取得像大興這樣建國數百年都沒有什麼大的戰禍,隻是糾纏在邊境一帶的成果,已經是曆史上都不曾有過的奇跡了。

武力不彰,國威不揚,是大興王朝心中永遠的痛。

而如今,不僅是守住,而是大敗,還是最為勇猛難纏,為禍最巨的北蠻。這個消息傳來,整個天下都為之振動。

皇帝大喜,大宴三日,為李墨慶功,晉封嘉獎,不在話下,以世子之身又加封鎮北大將軍,武官之中,僅在四王爺之下,金銀財帛田地,更是不計其數。據說,甚至有下嫁公主之意。

一時,本來就炙手可熱的鎮北王府,如同沸鍋上又加了一瓢油,聲勢盛到了極點。

李墨成了京都名流圈的第一寵兒,各個府裏的宴請帖子如同雪花般飛向了鎮北王府,其他幾個本來就稍弱的王府,這一回,更是給壓得光彩全無。

就是太子和幾個皇子,也對李墨青眼相加,太子不惜將自己最為心愛的珍藏絕世名劍——軒轅劍贈與了李墨,對他寄望甚厚。而其他幾個皇子也各有所贈,不在話下。

首相王槐、次相謝安更是稱讚李墨為國之棟梁,歎道:“果然自古英雄出少年,大興的社稷,必將蒸蒸日上。”

不僅是權貴大臣們個個交口稱讚,個個好像他們自己打了勝仗似的,百姓們更是人人振奮,胸膛都挺得高了許多,個個都說,隻要有了李墨大人,不要說什麼北蠻,就是那東夷西狄南寇,遲早也會給李墨大人一掃而光。到時四海皆服,才是真正的太平天下。大興再也不用為外敵所苦的日子就要來了。

還是第一次,大興的上上下下有了這樣的野心。

富國、強兵、稱霸天下,那些壓抑在心中的豪情因為這場大勝,在人們的心中漸漸複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