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中華崛起2(1 / 2)

滿殿朝臣。

最上首的皇座之上,坐著的是曹。

禦座之下,朝臣俯首,唯有溫璞一人,坐在左側,穿戴如男子,甚至在這大殿之上佩劍。

曆朝曆代,若非意圖謀逆之人,有什麼人能有這樣的尊榮?也不過是溫璞一人罷了。

“這麼說,你們覺得匈奴入侵的事情,隻要和親就能解決了?”一看就知道是嘲弄的表情,溫璞左手放在扶手上,右手指尖撫摸著劍柄上細密的花紋。

大殿寂靜,沒有人回應。

“蠢貨。”溫璞又吐出兩個字,“除非徹底讓匈奴毫無翻身之地,他們絕不會消停。而用女子和親去換來和平,用各色財寶,工具技術換來的退兵,能持續多久?”

“我這裏,有一篇《六國論》,諸位大人不妨聽聽。”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苟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溫璞念的是蘇洵的《六國論》,將六國對秦國的妥協視為六國消亡的原因雖然有所偏頗,然而這一篇文章極具說服力,而最後一句,更是直指時事。如今的情形,不就是像六國不斷對秦朝妥協的樣子麼?對於這個時代來講,宋代也算是後世了,聽得這麼一篇文章,隻讓人感覺觀點出新,振聾發聵。

“昭姬覺得應該如何行事?”曹看著溫璞,問。他一直十分信任這位女謀士的觀點,這麼多年來,蔡昭姬算無遺策的聲名遠揚,甚至因為她身為女兒身,又屢出奇計頗受敬重而比郭嘉諸葛之流名望更大。不知有多少女子近年來效法她行事,倒是惹來一些酸儒非議,她卻渾不在意。

若無蔡昭姬,諸葛孔明怎會歸心?若無蔡昭姬,蜀地如何收複?若無蔡昭姬,天下大勢不會是如今的樣子!

果真是翻雲覆雨的手段。

“殺。殺到他們不敢,更沒有能力進犯中原為止!然後讓整個匈奴遷徙蜀地,耕作為生,幾代之後,自然匈奴不複!”毫不猶豫地回答,溫璞的話語中殺氣騰騰,也直白得很。

“便依昭姬計吧。”隨著曹最後的命令,此事便告一段落。

朝臣隻再次確定了一件事,但凡蔡昭姬的觀點,君王絕不會反駁!

何等榮寵!

有流言悄悄散布,說的是那位女謀臣和君王之間有私情。說蔡琰,紅顏禍國,正是妲己褒姒之流,當誅!

然後,在流言沸沸揚揚之時,溫璞佩劍直入散布流言推波助瀾的那幾位大臣家中,拔劍斬其首級!

尖叫聲,慌亂中,她冷笑:“我的名聲,豈是你們能敗壞的!”一身男式紫衫,分明是尊貴的色澤,卻被血染黑,斑斑點點,觸目驚心。眼角被濺上了一點鮮紅的血,順著臉頰輪廓緩緩往下流,確如悲憫的血淚。

揚長而去,縱身上馬,從都城鬧市中打馬而過,多少人都看見被係在馬上一臉驚愕的頭顱,馬蹄過處,血跡斑艾那道狂妄的身影,竟是震得人說不出半個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