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子坐在重重簾幕之後,看不分明。
即使在場的人都似乎不經意地將目光掃過層疊垂幔,想要看看,這位豔名遠播的衛國國母是何等模樣,才能讓衛靈公如此死心塌地,甚至為了方便她會情人而修築另外的宮殿?
不過可惜,隻聞其聲,不見其人。
孔丘走進宮殿,終究有些小心翼翼。即使他看不起南子的作風,但無論怎麼說,她是衛靈公的王後,在這個階級森嚴的時代,是上位者。君為臣綱,這正是孔丘所信奉的。故而,此時他表現得倒失敬——和他身後帶來的得意弟子,臉上隱約透露厭惡不滿的子路倒是不同。
儒家,講究外曲內直。所謂外曲內直,就是為人處世的一種原則,與人相處當曲,不使人難受,會做人,會做事。而內直,則是指心中風骨,君子處世,必有原則,為黎民計,為國家計,為天下計。而孔子一直都很好地維持了這樣的平——不然,他也不至於根本不鼠族身份,卻被人以公侯伯子男爵位中的“子”來稱呼了。這世道,百家爭鳴,有才者多得是,但是被稱為“子”的有幾個?
孔丘方一進門,就發現殿中的人,太多了。
似乎不經意地掃視一圈,卻看見平日裏也算有幾分熟識的一些有才之人赫然在座。而衛靈公更是坐在上首,此時帶著點好奇看了過來。
他行禮。
耳畔傳來環佩相擊的聲音,在重重簾幕之內,那個女人回禮了。
沒人說話,隻有靜靜的呼吸聲,宮人將孔丘引到他的位置上坐下,就束手立在一旁。
原本還帶著幾分老師來見南子這個放□人的憤懣的子路此時也沉默了,肅穆的氣氛由不得他繼續生悶氣。他是聰明人,不過有幾分少年心性罷了。
透過重重幔帳,溫璞注視這傳奇的人物。
儒家……儒家,影響了整個中華數千年,深深植根於整個國家民族的儒家,上下千年最傑出的人物,就在眼前!
“敢問孔子,何謂仁?”溫璞終於開口,問出了第一個問題。
在場的人一震,幾乎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南子居然會問孔子這個問題,依照旁人對南子的一貫印象來看的話,某些不正經的東西才是她會關注的吧?若不是衛靈公相邀,說實在的,在場的諸多人,都怕來見南子,雖說美色惑人,但名聲究竟是要的。
略一思索,孔子直截了當地回答:“克己複禮為仁。一日克己複禮,天下歸仁焉。”
“何為克己複禮?”女聲一刻不停地發問。
“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依禮,何如?”沒有評價,也沒有回應,溫璞就好像是好奇一樣,追問著。
“明仁,恕之道;分上下尊卑;解君臣之位;人各守其職,天下為公,大道行於天下。”
在場的人都聚精會神,孔子到底是當世大賢,能聽他講述他的思想,自然是難得的機會,而這短短對話,盡顯孔子所思精妙之處,不知多少人暗自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