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宋由來豐貨集,
耕者有田病有醫。
郊外多見遊人醉,
市井再無餓殍乞。
……
賦稅充盈國庫實,
百官俸祿靠薪資。
福禍何須拜神鬼
狀元公在萬事足。”
這是孔子學院院長、文淵閣大學士紫宸所做的《七律。憶狀元公》。
林峰離開宋地已經快兩年了。至於離開的原因,皇極及一幹重臣都心知肚明。不過這事情並未詔告天下,甚至林峰之前頒行的新政也沒有打斷,還在繼續推行。
皇極宗此舉之意,倒不是說為了支持儒教,而是那些新政確實有效。推行兩年來,國力大增,百姓樂業,商業興隆。大宋的國力已經明顯高於唐、周兩國。
紫宸的那首詩也很好地描述了大宋現在的盛況:
“豐貨集”,自然指的是商業發達,商賈雲集……
“耕者有田”則說明了農業的盛況,自家有田當然不會懈怠……
“病有醫”、“遊人醉”、“無餓殍”、“國庫實”,都說明了百業興旺,萬民樂業……
甚至百官都已經靠領薪水過日子了,理念相當之先進。
這一切,都是林峰這位昔日狀元公的功勞。老百姓飲水思源,在家供奉狀元公,而擯棄鬼神了……
一日,京城醉仙樓來了六位客人:
兩位麵如冠玉,儒雅非凡的翩翩佳公子,其中一個手拿折扇,
一個懷抱小狗的清純少女,
一個彪悍過人的漢子,
另外還有兩位絕代傾城的美人。
這六人到了醉仙樓一個靠窗的位子坐了下來,要了一壺醉仙樓的“醉仙露”,點了幾個小菜。
“老書倌,我們等了你半天了,你那《狀元公傳》好幾天都沒更新了,今天怎麼著也要來上一段……”
“來一個……”
“來一個……”
醉仙樓今天人非常多,其中很大一部分看客是來聽老書倌開講《狀元公傳》的。大家看到老書倌出來,一個個都急不可耐。
“各位客官,上回說到狀元公‘當朝怒斥聞太師,官封一品布政侯’。今天我就給大家來一段狀元公‘神機妙算興農會,力排眾議均分田’。話說……(以下省略三萬字)”。
“老書倌,你說狀元公去哪兒了,好久都沒聽過他老人家的消息了。”
老書倌的《狀元公傳》更新完畢,開始進入問答環節。
“恩公本是一謫仙,為救眾生落塵寰。
待得百姓皆富庶,歸於天庭做星官”
老書倌手撚長須,緩緩念道,一副洞徹天機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