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參差.咖啡.招待所(1 / 2)

招待所!從字麵上,本來是挺好的一個詞啊,招待之所!可是誰也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招待所三個字是什麼時候開始和廉價、劣質、破破爛爛,甚至髒兮兮、魚龍混雜這些印象聯係到了一起。明明是招待、款待之所,現在怎麼就成了苟且將就之所。其實,我這也算是大驚小怪了,這20年在中國,何止一個不起眼的“招待所”被搞得名不副實錯了位。被搞混亂了的詞多了去了,比如我有次寫的微博:“30年前,老板是尊稱,大學裏管老師都叫老板。後來,有相當長一段時間,老總是尊稱,滿大街都是總。最近幾年,小攤販包工頭才是老板,藍領白領們喜歡互稱某總,而以前基本會聯想為傻乎乎呆若木雞的領導一詞突然躥紅!不論機關、大學、企業,隻要是上級,叫領導肯定沒錯!大家知道這說明了什麼嗎?官本位變本加厲啊!”大量詞彙的原意被扭曲,說這些詞的時候,大家個個心照不宣的樣子。殊不知,這背後的錯亂和隱患,我們身為受害者和加害者是不能想象的。老毛病又犯了,還是說說有趣的事吧。

參差咖啡招待所已經開了有半年多了,把這個有免費好咖啡招待的小客棧硬是叫成招待所,還要謝謝參差咖啡的一位老客人。話說繼咖啡書屋、花房、貨櫃、陽台等各種形態的參差咖啡都完成了之後,老實了一段時間,當然參差咖啡夢想學校也分了一些精力,參差咖啡一年沒有新店出現。可怎麼又找累弄了個參差咖啡招待所呢?主要原因之一是,在參差咖啡夢想學校的教學過程中,我發現內向的、不太愛說話的學員比我想象得要多。那段時間常常想,這樣的學員將來開咖啡館會不會劣勢明顯呢?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彌補呢?直到有一天看到現在參差咖啡招待所所在的老房子,一下子有點兒豁然開朗的感覺了!青年旅舍和咖啡館結合——這樣可以吸引愛咖啡的客人,就算主人溝通方麵弱一點兒,住宿服務環境衛生上多用心,不就可以彌補了嗎?

對,我先來做個樣板,就叫參差咖啡旅舍。

沒想到,剛把這個想法發了個微博,第二天就有了一個名叫“參差咖啡旅舍”的微博博主跟我在微博上說話,比我的動作還快,要知道微博對一個小店來講其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宣傳工具,有人用了這個名字,我就注冊不了@參差咖啡旅舍了,這不是給我們添亂嗎?是敵是友啊。好在我一邊構思一邊也覺得咖啡旅舍的叫法,不如咖啡客棧順口,何況當時老房子的租約也還在談,店開不開還不確定呢。於是微博上我又手賤地和大家聊開了叫客棧是否比旅舍要好,是否應該叫參差咖啡客棧。萬萬沒想到的是,第二天,“參差咖啡客棧”也出現了!也就是說,我想把新店叫參差咖啡客棧這個名字,至少在微博上又不可以了。如果確定還是要用這個名字,難道要向這個“別有用心”的人買?當時我分析,這個人一定是參差咖啡的粉絲,但是出於什麼目的還真沒想明白。反正我覺得為了即將出現的有咖啡有住宿的參差新嚐試,微博肯定得有,但之前的兩個名字肯定是不能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