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等待,確實是冷清也歡喜的,因為隻要願意忍著疼,懷抱裏仍是滿的。
太一雖然甚少回應葉荊,但偶爾也會轉動一下眼珠子,眼神空茫,卻依戀著葉荊。
這讓葉荊總是心酸而歡喜的。
隻不過再歡喜的等待,也還是等待。
等一天、一月、一年、十年……
也還罷了。
若是百年千年萬年的……
饒是葉荊已經習慣了等待,總不免有些心焦。
萬幸的是,葉荊自鎮天棺禁閉之後,在修行上頭自己就先用了心。
雖與老子原始於道、義上有些差異,卻同是盤古一脈、更分享過傳承、且共同參悟著造化玉碟,兄弟仨相互論道也無甚不好:
做兄長的傾心傳授,做弟弟的嘛,這葉荊最大的好處,就是擇定自己的道之後,也隻是自己堅持,並不會因此與兄長相爭。
老子和原始傳授給他的,不管葉荊覺得適不適合自己,都隻會聽著。
哥哥們願意把自己的心得都說與他是哥哥們好意,適不適合,卻要靠他自己辨別甄選。
葉荊回饋於哥哥們的,也一般如此。
再有通天,通天身份實在特殊。
饒是老子和原始對他有些防備,但通天的上清清氣卻與太清玉清有著天然的親近,又葉荊素來就有點傻,對通天更有幾分愧疚,加上幾分莫名的親近,這論道會上也不落下他。
雖傳承一事,葉荊不好隨便做了哥哥們的主、拿哥哥們給他的好處做人情,可造化玉碟……
通天本以為拿他自個兒見識過無量量劫的感悟心境,來與葉荊兄弟仨論道,也算小小報答了葉荊一回,不想葉荊那麼大那麼圓那麼完整的造化玉碟遞過來……
直接傻眼了好麼!
論道之時,本因為與自家那二清的分歧,想著不刻意保留但也不能太過執著於將自己感悟全傾訴出來說服聽道者的心思,也消了。
通天再不想因為道義不同、又與人衝突,也不是個平白占人便宜的性子。
好在有葉荊在前頭示範,通天不多時也模仿了這兄弟仨別開生麵的論道方式,慢慢兒的,自己所感悟的固然攤開了與葉荊幾個看,他自己也受益匪淺。
不過區區幾萬年,還真又給他成聖了。
隻不過洪荒中莫名多出來一個上清聖人、偏葉荊又還很不低調地*八荒各處蹦躂,那尋常生靈也罷了,聽說過甚或親眼見識過紫霄宮聖人分發的大能,心中怎一番納罕……
隻鴻鈞淡定接受了這一位上清聖人,餘者如何,卻也不消細說。
不過,收益最大的,卻顯然是給三清聖人著意關注的葉荊。
這不,上清聖人成聖沒多久,葉荊的元神總算在諸聖助力下修複齊整——
老子和原始為此著意參悟了在幽冥六道中所得之物,又女媧特特將人族的魂魄研究了一回,定下三魂七魄之數,還糊了葉荊一臉不知道啥玩意,才算修複好。
這元神三大份、小七份的時候,葉荊也努力修到大羅金仙巔峰,此時修複好,雖也沒就成準聖,三清卻都已猜出這位成聖之道不在斬屍上,準不準聖的也不好拿洪荒普遍標準衡量,見他如今想再從鎮天棺裏頭出來,雖因如今主持鎮天棺的乃是聖人原始,軀殼仍帶不出來,好歹元神不受摧殘……
竟也就都不再拘著他。
葉荊便樂得嚐試自己在遁去的一裏頭悟道的些許法則,這不,女媧才樂滋滋帶著她家兄長大人、借著六道去續前緣呢,葉荊就摸到些許門道,正依著感覺,往他認為該是太一元神修整之地去了!
這一去,少不得長久等待有所報,卻也少不得,見識上許多葉荊從大唐到洪荒,都聞所未聞、見所罕見之事,才算知道什麼叫三千世界、無奇不有呢!
卻是這樣的……
葉荊自用心參悟造化玉碟,發現單隻陣法一道他能見識的部分,便足夠他從鎮天棺脫身,知道了這東西的好處之後,也越發相信他那“遁去的一”,不會隻是加持他詭異運氣之用,也必有玄妙之處。
這些年,都不消哥哥們念叨,自己用心的時候便不少。
隻是早在得到通天分與他的清氣之後,葉荊便覺得自己好像摸著了什麼,這些年嚐試的也不少,卻一直未有所得,又哪兒想得到,不過隨隨便便一次嚐試——
這樣的嚐試於葉荊,已經成了參悟劍道一般尋常
——誰知道,卻忽然就捕捉到那一瞬靈感、還立刻就見了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