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番外:圓圓的愛情故事(3 / 3)

展昭俊朗的眉眼舒展,嗓音溫和:“我心安處即家鄉。”

“你不明白。”圓圓很失望,試圖用他能懂的語言和他描繪自己的感覺,“這裏和我來的地方完全不一樣,唉。”

為什麼開封府上下一致說展昭人好呢,就是因為他就算麵對一個可能是神經病的女孩子,依舊是耐心十足,聽她說了一長串似是而非的話,到後來反倒是圓圓不好意思了:“讓你聽我訴苦了。”

“這沒什麼。”他說,“困難總會過去的。”

圓圓想了想說:“你說得對,人不吃飯是會餓死的,哪裏可以讓我掙錢吃飯呢?”她絕對是被葉田田傳染了,開口閉口離不開吃。

這個問題還真的難倒了展昭,他是吃公糧的,而開封府就是個清水衙門,也沒有什麼丫鬟婆子,連個空缺的職位都沒有,所以他很謹慎地問了句:“姑娘可有什麼手藝?”

“我還不大習慣人的身體呢。”她笑著說,“隻有腦子好用。”

這說法讓展昭毛骨悚然,好半天才把雞皮疙瘩退下去,既然她這麼說了,幹脆就帶她去見了公孫策。

公孫策還記得她,這時他正好在翻閱一大堆昔年水患的資料,聽見展昭拜托他照顧(或者說是監視,畢竟這姑娘實在有點兒奇怪),也就答應了下來:“姑娘識字嗎?”

“當然。”圓圓可以很自豪地回答,“我精通任何一門語言。”

公孫策被震撼了一下,作為一名學富五車博覽群書的秀才,他已經是大宋頂尖學霸了,突然冒出來一個比他更學霸的,公孫策很感興趣:“那就請你替我整理一下這些資料吧。”

“黃河水患?”圓圓一展開畫卷,就知道他們在查什麼了,她將黃河河道以及周圍的建築,最近的雨量都輸入進去開始分析,公孫策就看到她的眼睛裏綠光不停閃啊閃,末了,她很肯定地告訴他,“我算出來了,按照曆年的雨量,導致洪災的最大可能性是堤壩被偷工減料了。”

公孫策瞄了她一眼,實在是懷疑多過信任:“姑娘何出此言?”包拯去工部詢問後的結果,明明是因為河道兩岸有許多豪奢人家的亭台水榭,這些違規建築使得河道變窄。

“算出來的。”圓圓表示這樣的計算量小菜一碟,“每年的降水量都不同,我觀察了這幾天的降雨,得出了這個數字,加上黃河的水位,考慮到氣候和風向帶來的影響,可以根據公式算出……按照這個答案,開封水災絕不可能如此嚴重。”

公孫策猶疑著問:“那麼河道兩岸的這些建築……”

“也已經計算在內,雖然有影響,但是不是主要原因。”圓圓很肯定。

然後公孫策就急急忙忙去找包拯了。

包拯依舊是懷疑居多:“姑娘是從何處學得這般技藝?”工部的人都算不出來她是怎麼得出的答案。

圓圓氣定神閑:“都說了,我是神仙。”

包拯沉吟一番,撚須微笑:“即使如此,那姑娘以後就跟著公孫先生吧。”

圓圓沒有意見。

然後第一天,公孫策發現了她過目不忘,確切的說是看書和翻書似的,嘩啦啦過去就“看完了”,還一字不差。

第二天,公孫策發現了她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沒有什麼是她不知道的,包括路邊一棵草是什麼品種到星宿布局再到做飯要有什麼調料。

第三天……展昭就過來敲了門,很客氣地說:“羅姑娘,包大人有事有請。”

於是就這麼著,圓圓的大宋生活正式開始了。

作者有話要說:嗯,首先很抱歉我沒有寫田田和逸之生孩子的故事,因為覺得沒有必要吧,末世的故事其實遠遠還沒有結束,完全可以寫續集,比如說竺明秀和馮心甜最後成功了嗎?末世裏的救世主會是誰呢?就好像倚天屠龍記裏,黃衣女子那樣,多年之後,田田和逸之肯定還會重新出山的

安逸之還要和好基友再見麵呢!

所以說,末世的故事還沒有結束,但是卻可以告一段落了,圓圓的這個番外,實際上就是我在男神那篇裏問大家想不想看展昭的故事,一台人形的電腦和古代的俠客,莫名覺得很爽~(≧▽≦)/~

圓圓和田田的故事,應該算是姐妹篇吧,如果大家想看,我以後可能還會開個坑具體寫~這一章就是過過眼癮啦

以上,末世之複製品徹底完結,新文鏈接請戳這個

離魂記(現言)

包養作者請戳這個,兩篇文下來,大家應該能夠明白作者是多麼的勤快和可愛了吧~包養我,沒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