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對康居國的記載是多牛羊,出好馬。
東漢時期,康居和坐鎮西域的班超,有過接觸和短暫的摩擦,但沒形成大戰。
這一任的康居國主,叫康穎胄。
康居國,地處後世的烏茲別克一帶,但他們祖籍是西域人(新|疆),後來外遷。
所以他們和許多西域小國的習俗一樣,以姓立國,以國為姓。
國主康穎胄今年四十二歲,容貌和多數西域人類似,高鼻深目,祖上是粟特人。
他身形偏瘦,穿著王袍,正在王宮的窗畔,往南眺望。
此前他畏懼貴霜和安息兩大近鄰。
大魏初來時,康穎胄對貴霜驟然多了一個強敵,暗自高興。
狼群裏多了一匹外來的狼,正好讓其互相撕咬。最好是咬死其中一兩個,剩下的重傷。康居就有了壯大的機會。
直到大魏占領烏孫,打開了西進的商路。
康居國主才醒悟過來,來的不是狼,是特麼猛虎,連狼也是獵物。
最外圍的狼(烏孫),被大魏一口吞掉。
剩下的狼不抱團就得死。
此時的康穎胄,心事重重。
他有自己的消息渠道。
魏皇西來,並未掩飾,消息傳開,在周邊多國掀起了劇烈的波瀾。
“國主,魏皇攜大軍,已推進到蔥嶺線。”
來彙報的是康居的左衛將軍,哈赫灣·勃茲,身高體壯,使一支戰錘般的巨矛。
所謂戰錘般的巨矛,是特殊兵器。
戰矛的形製,但前端的矛鋒部分特別粗大,如同一個錘朵,兼具了戰錘的敲擊功能,威力頗強。
哈赫灣·勃茲是康居有名的勇將。
康穎胄悵然道:“魏皇親來,看來這次必有一場大幹戈。”
哈赫灣·勃茲甕聲道:“他們還不知道我們幾方已秘密聯軍。
聯軍的實力,足可擊敗魏人!”
康穎胄精神稍振。
他也對結盟的聯軍實力,很有信心。
但對大魏的畏懼,並沒因此減弱。
孰強孰弱,總要戰過才知道。
“勝負難料啊。”
“我們先縮緊防線,觀望觀望再說。若魏人和貴霜大戰,機會合適,我們便出兵南下,參與破魏。若機會不好就固守,不可先出擊。”
哈赫灣·勃茲有些不滿,感覺國主太保守了。
他知道聯軍的詳情,絕非大魏一國之力,所能抗衡。
但還是答應下來:“國主放心,稍後我親自到南線督戰。”
哈赫灣·勃茲告退後,康穎胄又恢複了遠眺的視線。
他知道自己矚目的方向,貴霜的國都弗樓沙,正在進行一場至關重要的議事。
他也派了康居的重臣,暗中參與,共商對付大魏的方法。
中午。
貴霜王宮。
波調一身華麗的王袍,鑲有金飾,目光熠熠,似又恢複了往昔的意氣風發。
通過祆教的穿針引線,這次聯軍的提議,出乎意料的得到了多方回應參與。
各方聚集之快,更是史無前例。
祆教派來了強大的神衛軍首領坎哈爾。
還有名震周邊各國的帕提亞統帥索努斯,遵從國主命令,從安息出發,隨同祆教的隊伍,一起來助戰。
波調掃視眾人。
他下首位坐著祆教副宗吉爾比斯。
其目光冷峻,臉上不露喜怒,顯得有些陰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