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愛是一種方式(1 / 2)

愛並不是為了什麼,愛唯一的重要性就在於愛本身;它是人類表達自我的一種方式,也是一種使人的力量得到充分發揮的方式。在我們這種以功利、創造和消費為企圖的文化中,人們從根本上失去了認識這種愛的能力,以至於它離我們那麼遙遠,而我們根本無法想象它的存在。

——弗洛姆《生命之愛》

在這個現實的環境裏,我們常常連自己都不能相信自己,因為有太多的看不懂,太多的不明白,我們被現實衝昏了頭腦,根本來不及思考,也難得思索出個所以然來,其中一個迷惑便是我們不能自然的辨別別人的用心?他到底想幹嗎呢?他會不會把我說的話說給別入聽,我們常常這樣問自己?這廝到底想幹嗎?我們怕被害!

“你為什麼會這麼做?”“你說你有什麼目的?”電影裏、生活中我們都會聽到類似的對白,而在發問的同時每個人的臉上帶著一副戒備的表情。我們生活在一個懷疑的世界裏,我們麵對的信息夾雜著太多虛假、誇張的成分,以至於我們相信的是世上沒有平白無故,一切都有目的。

在人生路上摸爬滾打,自有諸多不易,為了能站直身子走得更順暢,我們都會帶著某種目的去接近別人,以期完成自己的目標。隻要不給別人帶去傷害,這種帶有目的性的行為就無可厚非。有的人因此而對社會、對人性悲觀失望,對一切都持懷疑的態度,即使有人真心愛他,這份愛也要被他衡量再三。其實,大可不必如此。

在這個世上,若有什麼是沒有目的,不帶企圖的,就隻有愛了。愛不是為了什麼,它隻是作為人類表達自我的一種方式,並能幫助我們充分發揮我們自身的力量。在一種以功利、消費為企圖的文化中浸泡得夠久,我們都喪失了認識愛、相信愛的能力,才會在麵對真愛時,用戒備之心將它推得更遠。

還是,不要改變吧,因為,重新開始一段新的感情,重新的磨合,最後終歸會再次回到如今的終點,沒有第二種結局的,那樣,真的很累。而且,恐怕誰也無法確定,哪段感情,究竟會讓你更快樂。

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愛情,關於梁祝、關於白蛇、關於牛郎織女、關於七仙女,那些悲悲切切、催人淚下的愛情啊,受盡苦難的他們,尚且保持著對愛情的無悔堅持,那麼,相比來說,幸運得多的多的我們,卻又為何不能夠維持?

所以,如果可以,珍惜你的愛人,珍惜你現在擁有的一切,好麼?

趙一獲原籍浙東蘭溪,因在家中排行第四,人們都稱她為趙四小姐。

趙四小姐的青少年時代是在天津度過的。在天津上學期間,她是個刻苦用功、成績優秀的學生。其父趙慶華,在北洋軍閥統治時期擔任過津浦、滬寧、廣九等鐵路局局長、政府交通次長、東三省外交顧問等職務。

趙四小姐天生麗質,且又聰明靈慧,十四五歲就成為《北洋畫報》的封麵女郎。在天津的一次舞會上,作為民國初年“四大公子”之一的“少帥”張學良與來這裏看熱鬧的趙四小姐相識,兩人一見鍾情,從此墜入愛河。父親得知小女兒和有婦之夫張學良在一起,氣得臉色鐵青,並將其軟禁起來。但在六哥趙燕生的暗中幫助下,趙四小姐與家人不告而別,毅然來到東北,追隨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張學良。

趙四小姐的私奔,在趙家掀起軒然大波。趙慶華登報聲明,斷絕父女關係,並從此不再做官。與此同時,少帥府內也不平靜,張學良的原配夫人於鳳至擔心趙四小姐的私奔有辱張家門庭,隻給她秘書的地位,沒有給她正式夫人的名義。但這些都絲毫沒有動搖趙四小姐對張學良的愛情,她心甘情願地以秘書身份陪伴著張學良。心胸大度、溫柔賢惠的於鳳至被趙四小姐的一片真情所感動,力主在少帥府東側建起一幢小樓,讓趙四小姐居住。兩人還以姐妹相稱,和睦相處。後來趙四小姐為張學良生下一子。

九一八事變後,張學良背上了“不抵抗將軍”的惡名,趙四小姐也遭到國人的嘲諷和謾罵,被誣為“紅顏禍水”;長城抗戰失利後,她幫助張學良痛下決心:1936年,張學良將軍發動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逼迫蔣介石抗日。其間,趙四小姐與張學良共同經曆了那段驚心動魄的時光……

西安事變之後,蔣介石背信棄義,張學良在南京身陷囹圄,開始了漫長的幽禁生涯。1940年,於鳳至因病去美國就醫,被送往香港的趙四小姐毅然將孩子托付給一位可信賴的朋友,回到張學良身邊,以秘書的身份,盡夫人的責任,寸步不離張學良,陪伴他一起度過漫長的幽居歲月。

在半個多世紀的幽禁生活中,趙四小姐一直是張學良生活上最大的支柱,他們之間的愛情愈發濃烈。1964年,於鳳至主動與張學良解除婚約,成全了張學良與趙四小姐的愛情,同年7月4日,即張學良64歲那年與50多歲的趙一荻終於在台北市正式結為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