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給了對門趙文輝(1 / 1)

張三借了李四一把鉗子,去還時李四沒在家,張三就把鉗子給了對門趙文輝。過了老長時間,李四不見張三還鉗子,去問,張三說:早就還你了,你不在,給了對門趙文輝。去問趙文輝,他想了半天搖搖頭:沒有這事。李四又去找張三,張三騰一下火了,去找趙文輝,趙文輝還是搖頭,說沒有。張三說:你多想想,我給你時你還要給我讀你新寫的一個小說,我說沒時間就走了。趙文輝仔細想想,仍搖頭說:沒有這事。張三急了,說:你這人怎麼這樣!趙文輝是個文人,沒脾氣,張三嚷他,他也不急,李四看不下去了,說張三:別拿人家文人出氣,這事不定是他忘了還是你忘了。張三嚷:莫非我想賴你一把鉗子?李四答:我可沒這麼說。張三還是大嗓門:大不了賠你一個!他狠狠瞪一眼趙文輝,噔噔噔下樓去買鉗子了。賠罷鉗子,張三就跟李四和趙文輝都不說話了。

後來趙文輝整理屋子時,冒出一把鉗子來。他一下子想起來了,這確實是張三托他轉交李四的那把鉗子,當時他完全沉浸在剛寫的小說情節裏麵,把鉗子隨手一扔,這事就徹底忘到爪哇國了。這時趙文輝犯了難:把鉗子拿出來吧,張三那脾氣可是得理不讓人;不拿出來吧,自己不是昧了良心嗎!左思右想,矛盾一天,他還是決定不說,反正以他的為人,沒有人會懷疑他能昧別人一把鉗子的。於是趙文輝就把鉗子鎖進了箱子裏。

幾個月、半年過去了,張三和李四還沒和好。趙文輝見了他倆,心裏裝了鬼一樣,七上八下的。該死的鉗子!趙文輝常把自己關在屋裏作思想鬥爭,鬥爭來鬥爭去,飯也吃著不香了,覺也睡著不甜了,人也瘦了,小說也寫不下去了,他再也無法忍受這種折磨……這天,置下酒菜一桌,請來張三和李四,拿出那把鉗子,如實說了。誰知張三和李四聽罷一個比一個火氣大,張三說:都怨你,讓我白買一把鉗子不說,還和李四傷了和氣。李四也怪他:你一個文人,居然辦這種事,找出鉗子也不說,讓我和張三半年沒說話。哼!

倆人筷子都沒動,拿起鉗子就走。趙文輝愣了,心說:自己咋就錯上加錯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