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凱是呢稱,真名叫常凱,是我大學裏同宿舍的舍友兼好朋友,也是我現在“另一半”,不過他更是個鐵杆的虛擬網絡遊戲迷。他性格外向,愛交朋友,沒事時就喜歡跟身邊的人大談特談玩遊戲的經驗,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經常能連續的說上幾個小時,久而久之弄的熟悉他的人見之如狼,畏之似虎,一見他談起遊戲便避之惟恐不及。我們兩個之所以能成為好朋友,主要是因為我性格偏於內向,不喜歡主動與人結交,但對於主動接觸我的人還是很熱情對待的,隻要不是自戀狂或者有自閉症,沒有人會願意做孤家寡人,生活中誰都需要朋友啊!
就這樣不會拒絕的我成為了阿凱的忠實聽眾,心情好時也會與他閑扯一番,就這樣友誼也慢慢的建立起來,在我的記憶裏有限的一些關於遊戲的信息都是從阿凱那裏得來的,玩不起,聽聽總是不花錢吧。分享別人的快樂,自己也能從中得到快樂,我一直認為,這樣才是真正的朋友,當然,還需要加上另外半句才算完整:分擔別人的痛苦,盡自己的力量去給予幫助化解,朋友的含義中,最珍貴而又最難做到的,也應該是這半句吧。
回到住處,發現阿凱還沒有回來。在大學畢業之後我和阿凱一塊來到了南城,相約要在這裏攜手共進,爭取有一番作為。隻可惜殘酷的現實使得那番誓言注定要成為一個破碎的夢,兩年過去了,我仍無所事事,每日苦苦奔波,隻為尋求一個機會;阿凱則比我好一點兒,依仗口甜舌滑、為人機靈在一家貿易公司謀了一個業務員的職位,工作比較簡單,工資自然也不是不高,再加上阿凱又要消費在遊戲中一部分,所得僅能勉強維持生計而已。昔日沸騰的熱血早已經冷卻了,一顆火熱的心也越來越冰涼了。
碩士,博士,海外留學歸來者、重點大學畢業生;逢人能說會道、處事八麵玲瓏;這些“硬件”、“軟件”我一無可取之處,憑什麼去與人爭,就算是我放下自尊去出苦力當民工,瞧瞧我這瘦弱的身板,恐怕也不會有人用我吧。
我坐在客廳的沙發上,隨手翻了翻揀回來的《虛擬網絡遊戲》,卻又一陣心煩,無心細看,抬手扔在了茶桌上,往沙發上一躺,憂心之餘,苦思著路在何方。
也不知過了多久,一陣開門的響聲把我驚醒了,阿凱回來了。說實在的,比起其貌不揚、一無所長的我來說,這小子倒也真稱得上是一表人才,將近一米八的個頭,體格不胖不瘦相當的勻稱,濃眉大眼配上總是掛在臉上的一抹笑容,給人一種親近的感覺。據說為了固化這種表情,阿凱對著鏡子傻坐了三個月,太過了顯得諂媚,太淡了沒有效果,頗下了一番苦功。阿凱挺有人緣的,朋友不少,在公司混的也還可以,若不是太專注於遊戲,在上麵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顧及工作不夠,早就升職了。
“阿呆,今天怎麼樣,有什麼消息嗎?”阿凱一邊換鞋一邊問道。
別誤會,我叫李戴,可不是李呆,不知什麼時候阿凱在網上看了一部一二十年前的老電影《阿呆拜壽》,介紹大家紛紛去看,於是眾人口中的“阿戴”就變成了“阿呆”,我雖然是奮起反抗,竭力的鎮壓了幾天,怎奈群眾的力量是偉大的,我這朵小浪花很快就被埋沒在汪洋大海之中,隻能放棄了掙紮,聽之任之了,怎麼說那裏麵的阿呆也是個少爺,和我這個窮小子比是強多了,也不算辱沒了我。當然我算不算辱沒了他就不關我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