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自己做錯事自己擔當後果(2 / 3)

王開心心中暗罵了一句“牆頭草”,然後說道:“聞太博這話我就聽不明白了。聖賢的書我也讀過不少,我隻記得聖賢書上這麼兩句話,一句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一句是孔聖人親自說的‘知恥近乎勇’,又說‘過而不改,是謂過唉’。卻不記得哪一本的聖賢書上麵有說過‘祖宗之法不可改’的話了?請問聞太博是在哪一本書上讀到這句話的,能不能告訴我,讓我也拜讀一下?”

聞常料不到王開心的嘴巴這麼厲害,先是噎了一下,繼又怒哼道:“這是每一個讀書人都知道的大道理,何必記載在聖賢書上。你雖然書讀得不少,但是卻隻知道讀死書,不知變通也……”

“之前才說祖宗之法不能改,現在又說我不知變通?唉,聞大博,你說話一向是這麼矛盾嗎?”

王開心不客氣的打斷聞常的話,不等到聞常瞪眼翹胡子,即又說道:“按照聞太博的觀點,祖宗之法不可改,那是否意味著‘人非聖賢、敦能無過?’這樣的句子是錯的?如果不是,那豈不是自相矛盾了嗎?”

聞常身為太博,自然不會輕易讓王開心的狡辯難倒,當下冷哼道:“人非聖賢、敦能無過?’這話自然沒有錯,但是這指的是人的行為,而我說的是祖宗之法?”

“噢,聞太博的意思是本朝的太祖不是人?或是他訂立大華律法這種行為不是人的行為?”

聞常氣得差點昏倒,指著王開心哆嗦道:“你……你這是強詞奪理……”

“開心,夠了!不許對聞太博不敬!”卻是王騰天看不下去了,出言斥喝道。

王開心可不會被他老子嚇倒,麵向永連皇帝說道:“皇上,曆史的車輪是一直往前走的,人也是不斷進步的。我不是說太祖所訂的大華律法有錯,但是亂世才用重典,太祖之法是針對他那個年代和局麵的。如今已經過了好幾百年了,現在是天下安定,歌舞升平,亂世用的重典之法不應該繼續用下去。所謂時過境遷,現在的局麵跟太祖那個年代可不是一樣的。理應該讓大華律法更合理、更公正、更能順應民心才行!何況,我的要求隻是讓皇上修改其中一條律法而已。”

“那你說說,你要朕修改那一條律法?”永連皇帝問道。

“株連法,我要求皇上廢除掉它!”

果然,說來說去還是為了這些死囚求情啊!永連皇帝心中苦笑,歎道:“說說的你理由,為什麼要廢除這一條?”

“因為這條太荒唐,太不合理,是個錯誤到極點的律法!”王開心說道:“一人有罪,全家獲罪。有人犯了謀反、大逆的罪行,就要株連九族,隻要與犯罪人稍微沾親帶故的,都會受到無辜株連。這太荒唐,而且也違背了大華律法的根本宗旨,跟大華律法自相矛盾,有自己打自己耳光的嫌疑……”

“胡說八道!”卻是聞常又忍不住指責道:“株連法違背了大華律法那一條宗旨了?”

“我說的是根本宗旨。聞太博莫非不知道大華律法的根本宗旨是什麼嗎?”王開心問道。見聞常噎了一下沒回答,即又自答道:“大華律的根本宗旨是: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聞大博,我說得沒錯吧!”

聞常怔了一怔,不得不點頭道:“這一條自然是沒錯……”

“但問題時,有人講法時常常把這句話掛在嘴上,但是有誰實行過這條宗旨嗎?”王開心自問自答道:“沒有,絕對沒有過。庶民殺人會被斬首,皇子殺人會被斬首嗎?庶民犯了逆謀犯要被誅九族,皇子逆謀會不會被誅九族?要是真的誅了,大華還能存在嗎……”

見包括永連皇帝和父親大哥在裏的人都臉色漸變了,王開心醒悟到這些話不該說,於是即立即轉變話題道:“有幾句話你們聽過沒有,叫做‘一人做事一人當’,或是‘自己做錯的事自己擔當後果’,或是‘自作自受’。我覺得,這些必須也當成大華律法的宗旨和標準。一個家庭有多少人,一個人的九族又有多少人?別的不說,就拿我自己來說吧。老實說,我根本就搞不清楚我的家族有多少人。跟我有血緣或是親屬關係的,估計超過一大半我都不認識,也沒有見過。在這種情況下讓我們假想一下,假如我有一個沒見過麵的親戚,他是個十惡不赦的人,瞞著我們所有人去投靠敵國,或是逆謀造反。那我們這些不知情的親戚就得因為他個人的行為而被砍頭嗎?包括憎恨他的,跟他有仇恨的,隻是因為是他九族之內的人,就得為他的過錯而付出生命?也不論這些人是不是有大善大義之輩,比如每天行善積德,受人尊敬的仁者?或是於大華國有功勞的功臣,他們也要因為一個族人犯的錯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