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三,豔陽高照,一封來自邊城的加急書信卻將朝堂上的眾人推入了冰窖。
齊國派兵攻打邊城撫安,八皇子唐雋雷與都護江統方奮起抵抗,紛紛受傷。
特別是江統方,身中數箭,危在旦夕!
江統方受重傷,統領大軍的職責便落在了唐雋雷身上。
唐雋雷年紀雖小,但虛心求教,每次與將士商討攻擊線路都會把結果講給江統方聽,悉心聽取他的建議。
在他的帶領下,撫安已經扛過三日。
許是老天看天氣好,大家的心情應該都不錯。
下午又給大家添了一件令人堵心的事兒。
邊城遼平急報,在澹台寧的帶領下,遼平固若金湯,褚正平兩次來犯都铩羽而歸。
氣急敗壞的褚正平給澹台寧下了戰書,大言不慚的請澹台寧追擊他。
還說,如果澹台寧有本事把他的大軍逼回莊河,京觀任他取走,以後也決不會再率軍攻打遼平。
令人最不恥的是,褚正平在戰書中還說,如果他不追擊,便會將那座八萬將士鑄成的京觀全部燒毀。
褚正平僅給了澹台寧兩個時辰的考慮時間,澹台寧用一刻鍾集結將領進行開會,半個時辰後,他已經身披鎧甲站在了點將台上……
宋皇右手捏著戰報,太陽穴突突的疼。
“安王留下兩萬將士守城,帶走五萬將士,對比褚正平的十萬大軍,他哪兒來的勝算!這不是帶人送死嗎!!”
“聖上息怒。”一名暗屬安王府的老臣走出朝列,拱手道,“安王爺出征時,聖上給他的旨意是平定遼平戰事,取回八萬英魂的屍骨。安王爺不是莽撞的人,此行追擊,不會全然無計劃……”
“張大人這番說辭,恕我不能認同。”另一名老臣站出行列,先給宋皇行一禮,後說,“聖上的旨意是讓他取回將士屍骨不錯,但最大的旨意還是量力而行,聖上是最不願意看到同樣事情發生的人。周金將軍的八萬大軍都無法抵擋褚賊,安王爺如何用五萬將士對抗多他一倍的齊國精兵?!他這是急功利近,拿五萬將士的生命當賭資!”
“孫大人,你可別忘了,榮王爺曾以一萬將士對陣齊國六萬大軍!”
“那是他占盡了地域優勢,贏得投巧!並且,安王爺能與身經百戰的榮王爺相比嗎?!”
張大人氣的胡子亂顫,因為憤怒,他指著孫大人說話時,聲音都在發顫,“你……你……你這個時候蔑視榮王爺,榮王爺在世時,你怎麼不敢在他麵前提什麼投巧!你要是有本事,你怎麼不帶兵出征?!”
“哼,我是文官。”
“你還知道自己是文官?!”殿門口傳來一聲怒喝,一品軍侯洪亮攥著拳頭,拄著拐棍一瘸一拐的走進大殿。
他的腿傷還未好,因今日兩封戰報進城,宋皇特意把他召進宮議事。
“老臣拜見……”
“洪卿免禮,你有腿傷在身,無需行這些繁禮,來人,給洪卿賜座。”
洪亮入座後,瞥著抱袖站在一側的孫大人,繼續剛剛的話,“孫大人是不是覺得帶兵打仗很容易?三言兩句就能定下一個策略,隨便衝鋒一兩次就能將敵軍打的潰不成軍、落荒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