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議一議,看看太子的倡議是否可行,”天龍帝國大內議政殿中,雍璿國主坐在高大的帝位上,俯覽著分列兩側的文武官員。視線掃到二皇子隆景、四皇子隆傑等人的身上,不禁在心裏一陣氣惱:都是自己的種,怎麼這麼大的差距?看隆慶這孩子,平日默默無聞隻知道幹事情,也不爭功也不奪利,可是該得到的本王一樣也沒有落下他,對真心幹事情的臣子,本王是絕對不會虧待他們的。
原來還以為隆慶不過是在政務上嫻熟一些,沒想到不但是個魔法奇才,還有軍事指揮天賦,真是天龍國的大幸啊,真是祖宗有靈,庇護我天龍帝國國祚久長。哪裏像自己的那些兒子,一個個整天無所事事、不學無術,除了爭奪權勢、爭風吃醋之外,就從來沒有讓自己驚喜過,如果多出幾個像隆慶這樣的人才,事情就好辦多了,至少戰爭爆發之時不會因為沒有合適的領軍將領發愁。
俗話說有其利必定有其弊,雍璿國主也是氣糊塗了,如果他的兒子個個英明神武、文武雙全,又有誰能夠甘心寄人籬下?還不為了爭奪這個炙手可熱的帝位搞個你死我活?畢竟一旦上位,可是君臣之別,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的。這可是掌握一個人生死、財富的大權,沒有人不會眼熱、心動的,當然劉清這個來自現代社會的異類除外。
“啟奏我王,臣竊以為太子之計乃老成謀國之計,應該可行!”一名臉頰消瘦、身體細長、花白胡須的老者,列班向雍璿國主啟奏道。這位老者正是天龍帝國的戶部主管王賞老大人。這位老大人在戶部已經兢兢業業的幹了20餘年了,由於從來不參加派係之爭,與人無怨,為官清正,很受國主的器重,正在打算在他退休之前給他高升一步。
“唔,還有誰要啟奏,快快講來!”對這位老者的啟奏,雍璿還是比較滿意的,畢竟自己私底下還是比較認可這件事的,畢竟明眼人一看就是到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當然讚同或反對的話,得由相應身份的人來說才行,若是那些身居關鍵位置的“大佬”不表態,即使國主頒布了法令,在他們的有意阻撓之下,也是難以得到有效地貫徹執行的。在位四十餘年,雍璿國主早就明白了官場中的繞繞道。
“啟奏父王,兒臣以為此事還是暫緩為宜,要知道獸人最是反複無常,與他們進行貿易,無異於與虎謀皮,此事不好操作啊!”二皇子隆景一直揣摩著雍璿的神色,無奈這位精明的帝王掩飾的非常出色,竟然看不出半點的端倪,但是自己乃是皇子中的領軍人物,總得表示一下自己的態度,於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毫不留情的對隆慶太子的倡議進行了駁斥。
其實論起與獸人的接觸,整個天龍帝國隻有戶部主管王賞經驗最為豐富,畢竟在位20餘年,經曆的邦交事務還是比較多的,在他的心目中獸人並不像二皇子隆景所講的那般不堪。在他的感覺中,倒是天龍帝國的那些奸商更讓人討厭一些。但是這位宦海的不倒翁,牢記著“萬言萬當,不若一言不發”的古訓,不關係到自己的切身利益,自己是絕對不會表態的,隻是臉上露出了一種不易覺察的譏諷之意,卻被高高在上的天龍國主看在眼裏。
看著若無其事的跪在殿下的老戶部,天龍國君心裏分外不是滋味。自己的兒子即使再是無知,也隻有自己才有資格進行教訓的,這位老戶部自然是吃透了太子所提倡議的精髓,但是卻是不發一言,自然是打定了不摻合進去的主意,決定置身事外了。
“這頭老狐狸!”天龍國主心裏一陣惱怒,再看了看別的一臉冷漠的大臣,心裏更是非常的不痛快。提高聲音再次問道:“眾臣工,還有沒有人有不同意見啊?”
“這……”那些打定主意明哲保身的大臣,一下子被天龍國主問的有些吃不住了。看看天龍國主毫不通融的眼神,眾位大臣在心裏歎了一口氣,看來今天是必須在正、反兩方之間作出選擇了。於是,三三兩兩的大臣分別在兩個不同的陣營跪下。
“難,真難啊,”天龍國主心裏非常的不爽。本來是一件絕對利國利民的好事,但是這些大臣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自己飄渺的前程,還是違心的做出了自己的選擇。在國主看來,即使是附和王賞的那些所謂的忠直之士,也大多是些沽名垂釣之輩。
“哼!”天龍國主實在是忍不住了,非常氣惱的爆發了,“嘭”的一聲,狠狠地拍在麵前的高檔楠木案幾上,當即把那些大臣嚇得打了一個寒顫。天龍國主實在是懶得跟這些榆木疙瘩叨叨一些,直接發布上諭,命令以二皇子隆景、戶部主管王賞牽頭,盡全力協助太子成立“天龍帝國西北商貿場”,所有人員的安排、任命既來往賬目交割,必須經過隆慶太子過目並簽押,才準予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