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新時代(2 / 2)

八零年代農村是靠勞力吃飯的年代,誰家勞力多,誰家就會先富起來……。

誰家勞力多,誰家的地就多,田也會多,而田地都是靠一雙雙手去開墾……

一雙雙長滿老繭的手,一把把斧頭,一把把鐮刀,一把把鋤頭,開山劈地,讓山林變成了土地,讓荒草變成了良田……

一家家,一戶戶,起早貪黑,爭先恐後,生怕隻要自己慢了一步,本該屬於自己的好地,被別人開采了,屬於自己的荒草地變成了別人的良田……能不拚嗎?

不怕風吹日曬,不怕汗如雨下,更不怕天黑路滑,比別人起早一點,就開始早一點,比別人收工晚一點,要麼地多一點,要麼就是田多一點,試問?誰又甘心自己的的田少,地少呢?

沒有!也會有?

沒有上進心的人是會有此想法,有懶惰之心的人也有不怕別人的田多,地多。

可結果就是一個字,比別人窮,別人吃得飽,自己餓得慌……。

一天天是看不出來,而一年年,貧富的差距就會出現了,一天天過去,一年年過去當懶人看到這些,曾經懶過的人,慢慢意識到,可惜已經晚了,好地被人家開墾了,好田也被人家開墾了。

勞力多的人,當然就更喜笑顏開了,自己吃飽飯了,能不笑嗎?

而勞力少的人就遺憾了,自己也很拚啊!可是自己一雙手,兩雙手,怎麼比得過人家的七八雙手呢?

結果一想,生孩子才是最最重要的事,也就存在了一家人會有七八個姐妹的人家,實在沒有辦法生的也隻有遺憾了。

落後的山區,當然會有落後的想法,想法雖然落後,卻是那個時候的最好辦法,生孩子是添加生產力唯一的辦法了,不得不承認最原始的辦法也就是最實在的辦法了。

地開出來,也要去人力去種,去耕耘啊!沒有勞力怎麼行呢?

人和人比,比來比去那就是比肯幹,肯吃苦,比流汗,誰家不怕流汗,誰家不怕吃苦,誰家就可以吃飽飯,比來比去就比出了一種生機勃勃的精神,吃不飽飯的看來看去,想來想去,也慢慢的不懶惰了,勤快起來了,而這種傳染精神,也讓農民,貧苦農民生機盎然了。

在那個時候,農民都會親幫親,鄰幫鄰,八零年代人民更都知道,團結是力量,隻有團結別村的人才不會欺負自家村,村裏人和村裏人團結,自家兄妹和自己兄妹團結,才不會被欺負,這是現實也是很實在的道理。

貧窮的山區,有幾個識字的,有的一天學堂沒進過,有的進去了,卻又回來了,為什麼呢?因為讀書沒人幹活啊!沒人幹活田地就要荒蕪,讀書能當飯吃嗎?

所以那時候,能去讀書的孩子是自家爸媽最最先進頭腦的產物了,落後一些的家長才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去讀書呢?

爹媽的思想就是讀書能當飯吃嗎?不能,既然不能,還不如多幹活呢?

也就存在了那個時候流氓多,文氓更多了,打架,鬥毆的事也會很多。

時代是要一步一步來走,演變也要一點一點的來變嘛!

沒有文化可以學文化,沒有知識也可以學知識啊!

當大家知道打架鬥毆不是好事的時候,大家也不在打架了,當知道識字是好事的時候,大家也不開始識字起來了,本書的主人公也就在此刻要誕生了,要在這個貧窮落後的地方誕生,吃盡苦頭的人也有吃盡苦頭的好處嘛!誕生就誕生唄!選擇不了自己的出身,難道還不能靠自己努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