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農村婦女(2 / 2)

慧娘一聽不高興的道“得了得了,就你這副德行,都不知道要排到那一天呢?你不會在他們之前說嗎?就說我家的很黃了,不能等了”。

年輕漢子聽了,突然不高興的道“我說了啊!可是他們偏偏要說他們家的比我家的還黃,我能怎樣?”。

慧娘見年輕漢子生氣就道“好了……好了……大不了,我天晴天天來,一天兩袋,幾天湊起來還是多的,等你幫完別人,我們家的也到家不少了”。

慧娘一邊說一邊把孩子背上,不過是把孩子放在前麵,前麵背孩子,後麵背穀子,年輕漢子一肩抗不了兩袋所以慧娘背上幫著背了半袋穀子,年輕漢子抗著一袋加半袋穀子,一隻手還牽著大女兒的手,年輕就是力量大啊!

一家人就這樣回家了,帶著滿滿的收獲,雖然累,雖然苦,但心裏是舔的,能不舔嗎?在那個時候,能吃上米飯的人家很少,很少了,方圓幾十個村,隻有一處有田,隻有一個壩子裏有一小條河,也隻有兄弟姐妹多的人家可以吃到大米飯的。

回到家了,一看,還好是一棟瓦房,是瓦房,總比茅草屋好啊!

慧娘一回家,立即把孩子放到床上,開始熬豬食,一邊又做飯,從地裏忙到家裏,又從家裏忙到地裏,忙完人吃的,還要忙豬吃的,忙完豬吃的,人吃了,豬吃了,還要喂點夠吃的,忙完這些還要照顧孩子,真是忙得不亦樂乎,但慧娘嘴裏從來沒有一句抱怨之言,有的時候還哼上幾句小曲,來個自娛自樂,來個自我陶醉。

一間瓦房裏,有豬,有牛,有雞,有狗……真的很熱鬧,擁擠中的熱鬧。

在這種貧困的山區,一棟瓦房裏隻住一家人,算是好的了,有的一棟瓦房裏,住著三四家人呢?不誇張,這一點都不誇張,八零年代的貧困山區,這樣是很正常的。

兄弟多的人家,隻有一棟瓦房,一個討一個媳婦,然後分家,就會出現這種情況了。

而慧娘家的算是好的了,居然能一家人住一棟瓦房。

慧娘忙完吃的,又開始忙了起來,拿起針線開始縫衣服,在一盞煤油燈下麵認認真真的,一針一線的縫起衣服,縫一會兒,停下幾秒,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肚子,臉上又陷入沉思,一會兒開始憂慮起了,自己肚子裏,到底是男孩還是女孩呢?是男孩當然謝天謝地,謝謝觀世音菩薩,可要是女孩,今天阿香說了,“大哥說了,你這次還是女孩,就要送人”,慧娘想到這句話心裏就突然隱隱作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