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後的第二天,體育新聞就報道了中國隊敗給荷蘭的消息,網上也傳出了錄象。正如班克斯所料,國內是一片罵聲,看著平時在CBA聯賽中呼風喚雨的大爺們在場上軟弱的表現,就像三天沒吃飯的人,氣更是不打一處來,各大論壇裏開始聲討班克斯,風聲雨聲下課聲,聲聲入耳。
不過比賽錄象越來越多的下載量則表明,球迷們對國家隊還是熱愛的,雖然嘴裏罵的厲害,可那是恨鐵不成鋼的表現,誰不想自己的國家昂首挺胸呢。
很快國人們在這場令人懨懨欲睡的錄象中找到了興奮點,那就是顧瀟的表現。是金子就會發光,顧瀟最後5分鍾的表現正是光芒四射,不僅征服了傲慢的對手,也征服了癡心的球迷。看著他在場上隨心所欲的橫掃千軍,直搗黃龍,讓電腦前的觀眾暢快淋漓,甚至有置身賽場的感覺,仿佛在場上左衝右突,橫刀立馬的就是自己。
這樣一來,對班克斯的聲討就更上一層樓,放著這麼好的後衛不用,老是讓那個老邁的劉威在場上打鐵,班克斯是不是腦袋有問題。但班克斯依然是老生長談的搬出核心球員未參賽的理由。
當然,這樣的視頻不可能錯過王玫的眼睛,她看見自己的男人瀟灑的動作和攝人的氣勢,嘴都笑的合不攏了,馬上第一時間打了個越洋電話表示慰問,頻頻發出飛吻,讓顧瀟感覺這昂貴的長途話費還是物有所值。
休整了一天,球隊奔赴了下一個目的地——意大利。
意大利是藝術之都,讓顧瀟的眼睛應接不暇,手上的DV一直沒停止工作過。這裏的建築跟荷蘭的完全不同,是一種帶有浪漫色彩的夢幻,但有一點與荷蘭相同的,就是人們的生活狀態和整體素質。歐洲的這些經濟發達的國家倒有點和諧社會的味道了。
意大利的籃球隊可就不像荷蘭那樣籍籍無名了,實際上意大利的籃球聯賽被公認為NBA之外的世界第二大聯賽,意大利國家隊也是一支歐洲的傳統勁旅,他們秉承了歐洲籃球的傳統,將團隊籃球演繹的淋漓盡致。這幾年這支球隊越發恐怖了,因為球隊有了兩名重量級的NBA球星——巴格納尼和貝裏內利。
巴格納尼是2006年的狀元秀,雖然06年是個選秀小年,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狀元畢竟是狀元。雖然在他的新秀賽季舉步維艱,但他後勁十足,在他慢慢適應了NBA的節奏以後,他全麵的技能和恐怖的半截籃成為了對手的噩夢。經過五年的磨礪,現在他已經成為全聯盟最炙手可熱的幾名內線球員之一。
而貝裏內利卻走了一條與他不同的道路,這名24歲的小夥子在2007年第18順位被勇士隊選中,雖然看起來順位有些偏低,但NBA的經理和教練們時常都會犯一些錯,繞過一些明日巨星而選擇了一個廢柴。這也造成每一年都有一些被稱為“沉睡者“的巨星,貝裏內利就是其中一個。
2007年是公認的選秀大年,他們當中的很多人已經成為現在聯盟的中堅力量,格雷格-奧登、凱文-杜蘭特、艾爾-霍福德、邁克-康利這些閃光的名字都是在那一年的麥迪遜廣場被大衛-斯特恩一個個讀出來的。雖然貝裏內利在那一年隻排到了18位,但他在新秀賽季大放異彩,他靈活的步伐和精準的投籃讓對手防不勝防,最終他以場均18分4次助攻的成績拿下當年的最佳新秀,讓人大跌眼鏡,這麼多年了,雖然經常見到第二輪新秀浮出水麵,但真正能拿下當年最佳新秀稱號的,都是當年排在樂透區的人。像貝裏內利這樣18順位的新秀,真還是第一次遇見,而且還是在選秀大年,這也結結實實給了一些順位靠前的經理們一個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