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膳食營養科學搭配
在月子裏,新媽媽的膳食與營養都非常重要,不僅要補充分娩時的體力消耗,還要滿足哺乳的需要。一般來說,新媽媽除了不吃生冷、強烈刺激和特別難嚼的食物外,不需要忌口。
在我國,有的地方講究產後1個月內不讓新媽媽進食雞、魚、蝦及肉等一切葷食,隻準喝紅糖水和小米粥,這樣不僅從飲食中攝入的熱量不足,更嚴重的是缺乏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這對新媽媽和寶寶都十分不利。也有的地方不但不讓新媽媽吃葷食,連水果也不讓吃,說坐月子期間吃葷食和瓜果會使乳汁分泌停止,造成無奶,這是毫無科學根據的說法。但須注意的是,產後頭幾天,新媽媽胃腸功能尚未恢複正常,食物不能過於油膩,以清淡易消化而又營養豐富的食物為好。
產後24小時內,應吃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如小米粥、粳米粥、藕粉、雞蛋湯、掛麵湯、麵片湯、餛飩、豆漿等。
隨著體力的恢複和食欲的增加,可吃些普通飲食,包括肉、蛋、魚、乳、豆製品、新鮮蔬菜及水果,以促進乳汁的分泌。總之,產後要合理營養,膳食做到葷素搭配、幹稀搭配、粗細糧搭配,滿足機體對各種營養素的需要。
新媽媽要把身體恢複到以前的水平,所需要的時間、恢複的程度因人而異,一般需要6-8周。由於妊娠和分娩,特別分娩時引起的創傷和出血,以及產程中的子宮收縮和用力,使新媽媽消耗了很大的體力,身體變得異常虛弱,機體抵抗力也明顯下降。因此,如果產後不及時補充足夠的高質量營養,就會影響新媽媽身體的恢複。同時,新媽媽還要擔負起寶寶哺乳的重任,新媽媽營養的好壞,對寶寶的發育和健康直接相關。所以,必須對產後的營養補充高度重視。
1.蛋白質:新媽媽每天大約需要80克蛋白質才能保證需要。含蛋白質高的食品有:牛奶、牛肉、羊肉、雞肉、瘦肉類、黃豆等。
2.補氣血:新媽媽一般在分娩後都有不同程度的氣血虧損,表現為無力、頭暈、目眩、麵色蒼白、唇淡、心慌氣短。產後5日,可用適量當歸、黃芪、黨參燉全雞、全鴿,連同內髒食用,食用時可加糖。
3.催奶補:如雞湯、魚湯、鯽魚湯,燉豬蹄(或牛、羊蹄),豬肝、牛肝等動物肝髒,花生米、大豆、酵母、果仁等。這些食品既含大量的蛋白質、鐵質和維生素A,又能起到催乳增乳的作用。
4.熱量:新媽媽每天大約需要3200千卡的熱量。能夠較大地增加熱量的食品有豬油、黃油、燉雞、燉豬蹄等。新媽媽不應當簡單地增加飲食的量,而更應當注意飲食的質。含動物性脂肪的黃油、豬油都是增加熱量的食品,炒菜時應盡量使用。同時黃油、豬油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D。
新媽媽產後的營養護理
新媽媽要合理安排飲食。主食要既富有營養又易於消化,除了生冷及辛辣食品外,沒有特殊的忌口。品種要豐富,花樣要多,飯菜要細軟,注意不要太油膩,要多吃一些蔬菜。哺乳的新媽媽要注意多吃湯汁的食物,如雞湯、排骨湯、魚湯等,對催奶很有效。另外,哺乳的新媽媽還應注意不要飲用麥乳精,麥乳精會使乳腺分泌的乳汁減少,不利於寶寶的喂養。
孕期患有貧血的新媽媽,分娩後貧血往往會加重,因此產後要注意補氣血和多吃一些含鐵質較多的食物,必要時還可服用一些補血藥品。如不注意補血和調養,會使新媽媽過早地衰老。
孕期患有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新媽媽,產後飲食要控製精鹽的攝入,以便使血壓盡快恢複到正常。
有便秘的新媽媽,應增加蔬菜、水果的食入,每日清晨喝1杯淡鹽水或熱牛奶對便秘有效。
新媽媽在產後比在妊娠末期更需要營養。這不僅是為了母體本身的恢複,同時也是為了儲備精力,促進母乳分泌以便更好哺育寶寶。多飲牛奶對於母乳分泌很有益處。另外,還應多吃肝類、酵母和大豆。建議新媽媽應多吃些燉品、鯉魚、果仁等。
新媽媽要多吃些增強身體細胞活力的食品。為了增強身體細胞活力,同時增加母乳的分泌,應該多吃構成母乳成分的各種食品。如多吃蛋白質和維生素B豐富的食品。牛、豬的肝髒,奶粉、幹酪、蛋、幹鬆魚、豆豉等也是上好的補血食品。分娩時出血很多,除了蛋白質還要補充鐵。肝類、菠菜和維生素B等藥片一起食用效果會更好。
新媽媽還要多吃一些美容的食品。新媽媽要想恢複膚色的話,應多吃含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E豐富的水果。還有含鈣、碘、礦物質豐富的幹魚。
產後飲食推薦:
1.雞燉湯:雞湯的味道鮮美,能促進食欲,促進乳汁分泌。但雞湯的營養價值不如雞肉高,所以喝湯時要連在一起吃,也可以將燉排骨湯、燉牛肉與雞湯調換著吃,條件不許可時,可吃些豆腐湯、青菜湯、蛋湯等。
2.豬蹄燉湯:此菜是很好的下奶食品。
3.掛麵:在掛麵湯中加l-2個雞蛋比較適合新媽媽吃。掛麵也可與切麵、麵片調換著吃。
4.水果:新鮮的水果,色鮮味美,能促進食欲,有幫助消化與排泄的功能。有人擔心水果太涼,影響牙齒和其他器官。其實,在一般室內存放的水果不會太涼,不至於涼到刺激消化器官、影響健康的地步。
新媽媽如何進補才科學
十月懷胎大大地損耗了新媽媽的體力,傷了新媽媽的元氣,所以新媽媽要趁著坐月子這段時間好好地補充一下營養,以使身體盡快複原。因此月子裏的調養對於每個新媽媽未來的健康都至關重要。如何建立身體內部環境的新秩序,重新儲備營養,是每個新媽媽都要麵對的問題。這並不意味著一定非要大補,補不好不但對健康有害,而且還會讓自己變成肥婆。那麼怎麼才能補得恰到好處呢?
補充水分很重要。剛剛生完寶寶的新媽媽,除了生殖係統變化之外,心血管係統、內分泌係統、泌尿係統都會有相應的改變。同樣,消化係統也有一些特殊的變化。比如產後最初幾天常常感到口渴,食欲不佳,這是你胃液中精鹽酸分泌減少、胃腸道的肌張力及蠕動能力減弱的原因;皮膚排泄功能變得極為旺盛,特別愛出汗;而且新媽媽還有了給寶寶哺乳的任務,因此在月子中補充大量的水分變得尤為重要。補水不一定隻喝白水,果汁、牛奶、湯等都是較好的選擇。水分的補充有助於緩解疲勞,排泄廢物,使乳汁充足,好處多多。
別忘了補充精鹽。有人說新媽媽在月子裏不能吃精鹽,所以飯菜、湯裏一點精鹽也不放。事實上,這樣做隻會適得其反,精鹽對新媽媽是很有益處的。由於產後出汗較多,乳腺分泌旺盛,體內的精鹽很容易隨著汗水流失,因適量地補充精鹽分有助於產後體力的恢複。
不挑食比大補更重要。雖然每個人的情況不完全相同,但產後新媽媽應大致比懷孕前的飲食量增加30%左右為好。無論你產後怎樣繁忙,都要按時吃飯,菜譜要考慮營養均衡,盡量不挑食。主食要比懷孕晚期增加一些,還要多吃蔬菜和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完全沒有必要按傳統的說法那樣大補,隻要飲食合理、營養豐富就可以,過度地加強營養隻會造成體重的增加,太多的補品不僅新媽媽的身體承受不了,大量的營養還會進入乳汁中,影響寶寶的內分泌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