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媽媽全身性疾病
準媽媽患有流感、傷寒、肺炎等急性傳染病,細菌毒素或病毒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使胎兒中毒死亡。高熱可促進子宮收縮而引起流產。
準媽媽患有重度貧血、心力衰竭、慢性腎炎和高血壓等慢性病,可因胎盤梗塞及子宮內缺氧而使胎兒殘廢,而致流產。
外傷
準媽媽的腹部受到外力的撞擊、擠壓,以及準媽媽跌倒或參加重體力勞動、劇烈體育運動;腹部手術如闌尾炎,或卵巢囊腫手術均可引起子宮收縮而發生流產。
情緒急驟變化
準媽媽的情緒受到重大刺激,過度悲傷,驚嚇,可引起體內環境失調,促使子宮收縮引起流產。
胎盤發育不良
胎兒在母體內生長發育,主要通過胎盤將母體的營養物質和氧輸送到胎兒,如果胎盤發育不良或出現疾病,胎兒得不到營養物質和氧而停止生長引起流產。
母兒血型不合
準媽媽過去曾接受過輸血,或在妊娠過程中產生和血型不合的致凝因子,會使胎兒的體內細胞發生凝集和溶血,從而引起流產。
習慣性流產的飲食療法——杜仲雞
製法和服法:烏雞500克,炒杜仲30克,桑寄生30克。先將烏雞去毛,將杜仲、桑寄生包好後,放置於雞腹內,加水至雞爛熟後,棄去杜仲、桑寄生,再加入少許精鹽,即可用服。飲湯食雞,分2-3次服完。
功效:本方適用於氣血不足、腎氣虧虛等習慣性流產女性。孕前常服此方可填補元氣。孕後服用,可補肝腎,安胎。
菟絲子粥
製法和服法:菟絲子60克,粳米100克,糖適量。將菟絲子搗碎,加水煎取汁去渣,加入粳米煮成粥,粥成時加糖,即可食用。
功效:本方有補虛損、益脾胃、安胎的作用。適用於所有習慣性流產的女性。懷孕前後服用此方,都有補益作用。本方無禁忌。同時還適用於男子不育。
苧麻根糯米粥
製法和服法:苧麻根60克,紅棗10
枚,糯米100克。先將苧麻根加水1000毫升,煎煮至500毫升,去渣取汁加入糯米、紅棗,共煮成粥,即可服用,隨意食之。
功效:本方有清熱補虛、止血安胎之功效。適用於懷孕期間、胎動不安、陰道流血、體虛而有熱的女性。習慣性流產的女性,懷孕前有“熱氣”者,也可服用苧麻根糯米粥。但是本方不宜用於脾腎陽虛的準媽媽。
白燒蹄筋
原料:水發豬蹄筋250克,熟火腿80克。
調料:菜心、蔥段、生薑、精鹽、紹酒、味精、胡椒粉、雞油、植物油、鮮湯各適量。
做法:蹄筋切成3厘米長段,汆水;火腿切片;菜心洗淨焯熟,鋪盤底。鍋上火放油燒熱,投入生薑、蔥段爆香撈去,倒入鮮湯、蹄筋、火腿片燒片刻,加入精鹽、紹酒、味精、胡椒粉,淋入雞油,起鍋裝盤即成。
營養分析:本品富含膠原蛋白,具有健脾益胃、養血安胎的作用,適宜廣大準媽媽食用,尤其適用於習慣性流產、孕後食欲不振、腰痛或下腹墜脹的準媽媽。
孕期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於胰島素的相時缺乏或分泌不足而引起的一種慢性代謝紊亂性疾病。胰島素的主要作用是加速血糖乳化,促進糖原合成,使糖轉變成脂肪,使血糖降低。
糖尿病病人因胰島素分泌相對或絕對減少,血糖的代謝去路受阻,因而使血糖增高。血糖過多時,可經血循環至腎而隨尿排出體外,此即為糖尿,故叫“糖尿病”。
孕期糖尿病的發病原因
準媽媽在妊娠期胰島素需要量增加,加上其他生理變化,若控製不好準媽媽容易發生酸中毒。所以除控製飲食外準媽媽須服用一些醫囑降糖藥。
孕期糖尿病的飲食療法
1.一天攝入的食物總量,不可隨意增減。
2.培養定時定量定餐定性的飲食習慣,饑飽適度。
3.食物種類多樣化。
4.飲食清淡,避免煎炸,盡量用蒸、煮、燉等烹調方式。
5.食用水果也要慎重,在全天碳水化合物的總量範圍內食用,在2次正餐之間作為加餐食用,甚至在病情控製不滿意時應停止食用。
6.在用含澱粉高的根莖類食物如土豆、地瓜、芋頭、蓮藕等做蔬菜時,則全天主食中應減去相應的量。
孕期同步運動
懷孕後,準媽媽的身體要承擔起兩個人的“工作”,家人開始不讓她幹任何家務,開始進入全程“戒備”狀態。實際上,這樣做並不好。孕期適度運動,不僅對準媽媽和胎兒都有好處,而且準媽媽將來分娩時間會較不運動時縮短,並且疼痛也會減輕。
直立式運動
1.直立,足與肩同寬,胸部略挺,自然呼吸。
2.雙腳平行,分開站立。身體重量平分在兩腳上,放鬆雙肩,感受耳垂和肩膀之間的空間感,使肩膀非常自然柔軟的落在耳垂下方。
練習過程中眼睛閉上,雙膝放鬆,不要咬緊牙齒,舌頭保持柔軟平放在口腔底禁食部,不要抵住上顎。
3.側過身站立,感覺一天的不適和壓力都從大腦出來。順著脊柱和腿,從腳板排除。這個姿勢保持的時間越長。身體感覺越平靜,注意練習中呼吸要保持平穩。
足部運動與腿部運動
1.直立,足與肩同寬。
2.足部肌肉運動可以借腳趾的彎曲進行,用腳趾夾玩具。
3.左右擺動雙腳,可以達到運動足部肌肉的目的。懷孕時因體重增加,往往使腿部和足弓處受到很大的壓力,因此,應該隨時注意足部的運動,以增強肌肉力量,維持身體平衡。
4.腿部運動,站在地上,以手輕扶椅背。左腳做360度旋轉,雙腿交替做360度旋轉,重複做5-6次。這種運動可以增強骨盆肌肉的力量和會陰部肌肉的彈性。
脊椎伸展運動
仰臥,雙膝彎曲。雙手抱住膝關節下緣。頭向前伸貼近胸口,使脊柱、背部及臂部肌肉成弓形,然後再放鬆。
第四周
娃式運動
1.屈膝跪立,兩膝分開至恰當舒適的寬度。
2.雙腳大拇指放在兩腿內側並相互接觸,雙手撐在兩膝之間的地麵上。
3.吸氣並抬升胸骨,保持脊椎直立,呼氣時手向前伸直。
第五周
收臀提肛運動
1.坐在椅子上,上肢置扶手上,上身與椅背緊貼,雙足墊起20厘米。
2.左下肢伸直,足尖上翹,然後恢複至預備動作。
3.右下肢伸直,足尖上翅。
4.恢複至預備動作,收臀提肛縮。
第六周
扭腰運動
1.雙手叉腰,足與肩同寬,胸部略挺,自然呼吸。
2.腰部向右側轉動90度。
3.恢複原位後,腰部向左側轉動90度。
4.腰部向右側轉動90度,雙手握空拳,手心向前、挺胸,上肢向背部伸展。
5.腰部向左側轉動90度,雙手握空拳,手心向前、挺胸,上肢向背部伸展。
第七周
送胯運動
1.直立,足與肩同寬,胸部略挺,自然呼吸。
2.上肢向背部伸展,右手握左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