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七月中旬,發兵之事就在這幾天,老早杜敬璋就寫了信給姚海棠,讓她不必來京中相送,因為到時候要經過四方堂附近,他會去看她。
而越是臨近發兵,皇帝就愈發舍不得自己這兒子了,實在是最近杜敬璋態度太好,讓他實實在在地感覺到了做父親也是件愉悅之事。正是在這關口上卻要去西邊兒平夷人,既不舍也不放心,畢竟杜敬璋在軍中沒待過幾年,而且已經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
“老四,一路小心,朕等你平安歸來。”皇帝這時說的既不是得勝也不是其他,說的隻是平安,這樣聽著就盡是父親的語氣和心態了。
“父親保重,兒子必凱旋而歸,不負所托。”杜敬璋麵對皇帝的溫情時多少還是會有些別扭,按姚海棠的話說,他就是個不別扭會死的人。
皇帝這時候挺想說一句“朕不需要你凱旋而歸,朕隻希望自己的兒子安安全全地回來”。可眼下是送大軍出征,他不能這麼說,隻能說道:“朕準備好慶功酒,希望三軍將士早日得勝而歸,到時候必是為你們鮮花鋪道,滿城披紅。朕盼你們在戰場上所向披靡、勇武無敵,但是三軍將士皆朕子民,朕更盼望你們從戰場上安全歸來。”
接下來皇帝說了很多煽情的話,有不少兒郎都跟著落下了淚,離家之際有些話是萬萬聽不得的,一聽準得掉淚。女兒家哭固然是梨花帶雨楚楚可憐,而男兒一旦落淚了,那就必定是見之令人覺壯闊,聞之令人覺酸楚。
最後還是杜敬璋說了幾句,又把氣氛帶動了起來,他說完還覺得今天皇帝是不是犯了糊塗,怎麼說得三軍將士都抹淚了,這不應該是說得一個個熱血沸騰的時候嗎?他圓了圓場麵,辭別了皇帝之後翻身上馬。
皇帝看著杜敬璋歎了口氣,又看了眼身後的皇子們,再歎了口氣。實在不是他想歎氣,最近對比太強烈,他不得不歎氣:“小九,過來。”
杜敬瑲依言上前來,垂首問道:“父皇。”
“老大,你也過來。”
大皇子不明所以,心裏暗想自己最近沒做什麼惹禍的事,自從被杜敬璋削了後,他就一直老老實實地不爭不搶不使壞:“父皇。”
於是皇帝接著歎了口氣,掃了自己眾多皇子一眼,心裏有些不痛快:“算了算了,今兒都陪朕上天然居吃飯去,朕也正好問問小的功課,問問大的起居。”
皇帝心說,兒子不來就老子,老子想享天倫,就隻好上趕著去就兒子們了。
眾皇子各自瑟瑟然,心裏大抵都在想:“杜敬璋前腳剛一走,正預備好了過過舒坦日子,難道他們這位父皇又看誰不順眼了,準備收拾誰?上天保佑,但願不要從自己開始收拾就行了。”
帶著一幹皇子到了天然居,高掌櫃一看,差點一口血噴在櫃台上,不是沒接待過皇子,也不是沒接待過皇上,是沒接待得這麼齊整過,這得拿什麼規格啊!
隻見皇帝熟門熟路地說:“出新菜譜了?”
“回爺,前些時間剛接到東家的菜譜,這幾天才上新,爺和諸位公子可是要試試新菜譜?”高掌櫃捂著胸口,生怕自己一個不注意,心就從胸口跳出來了。
“嗯,加上醬蘿卜……”皇帝還真是好上這口了,宮裏那廚子一天到晚換著花樣兒做,至今也才做一回醬蘿卜,所以皇帝是真饞這口啊。皇帝說完了自己喜歡的菜,還一一點了皇子們喜歡吃的菜。
這一來就鬧得皇子們更加惴惴不安了,各自看了一眼,都是詢問的眼神,都以為是誰惹著皇帝了。
點完了菜坐下,皇帝說:“糊塗了?”
眾皇子們點頭,大皇子左右一看,橫豎自己是大哥,頂風上唄:“父皇,請容兒臣問一句,今日與兒臣及兄弟們設宴在天然居,所謂何事?”
“朕說沒事,你們這些腦子能不胡揣測嗎?”皇帝可了解自己這些個兒子,擺了今天這陣仗說沒事,剛幾歲的小公主見了都不信。
這時高掌櫃在外邊喊著上茶果點心來了,皇帝就沒說話,眾皇子看向高掌櫃心生感激啊,要不然就得答這句話了,答能太違心,答不能又有些不妥。
可是高掌櫃為難啊,上完茶點趕緊消失,皇帝又說道:“朕與你們一樣,幼時長在深宮,少年時與眾兄弟暗裏角力,卻也還能融洽相交,隻是至冠禮便生間隙。朕那時想,若朕將來有了兒子,必教導他們兄友弟恭,爭來爭去如何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