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弄人,也成人,上天為你關上一扇門的時候,很可能也為你打開了另外一扇窗,隻看你是否可以擦幹眼淚,重新充滿勇氣地審視這個客觀環境。如果你這麼做了,你的命運之門很可能就再一次鮮亮登場了。
不被農活嚇倒
困難像彈簧,你弱它就強,你強它就弱。
發現了玉米良種可以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新希望的翟延舉,更踏實地幹起了農活。作為一個女孩子,翟延舉並沒有被繁重苦累的農活打倒,相反她還做得非常認真,所以,農家地裏的活,她都能幹得非常不錯。
八十年代,正值農業集體化時期,人們都是集體耕作,本應該不辛苦,俗話說:“人多力量大。”但是,當時的情況是每個人都必須一起早出晚歸、晚歸早出。由於莊稼沒有好種子,每年收到的糧食極其有限。如此,隻能夠延長耕作、陪護時間,以增加收成。翟延舉也是其中痛苦、無奈的一員。
但是,她和許多青年人一樣,也都認識到了這個問題。於是,他們紛紛參加了村裏組建的農業實驗站,以求可以改變辛苦勞作而收入無幾的狀況。
農活中重生
翟延舉認定了,這就是她一生的選擇。
1985年,翟延舉以優秀畢業生的身份加入了家鄉的實驗站,參加了培育玉米良種的試驗,從而開始了她培育良種的漫長、艱辛同時又充實、快樂的生命旅程。
在實驗站中,翟延舉做的是肥料實驗和玉米栽培技術,這是非常辛苦、勞人的工作,但是她從來都沒有叫過苦,因為不屈服於命運的她擁有戰勝一切的勇氣和信心。
在這裏,翟延舉虛心求學、積極鑽研,再加上她本身就聰慧能幹,很快她就被選為實驗站中的骨幹,開始了進行玉米良種開發、培育技術的探索。
工作艱苦,心不苦,翟延舉發現自己越做越有興趣,越做越有激情,越做越有成就感,她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得到了重生。
人生多坎坷,但是有轉變就有生機。麵對挫折,隻要敢於、勇於重新站起來,就可以永遠站起來。
就像翟延舉,勇敢地重生,勇敢地對抗命運,才讓她的人生有了更大的轉變。其實,萬物皆是如此,麵對無法改變的事實,不必傷心,驀然回首之時,你會發現人生生機處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