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比賽節奏的加快和現代足球愈加依賴體能與力量,都是10號球員日漸稀少的重要原因,在高水平比賽中,空間和時間的關係變得更為緊湊,後腰和防守型中場在阻止對方滲透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後腰球員常常能夠從中後場直接發動進攻,AC米蘭的皮爾洛、畫家社會的哈維.阿隆索就是這種類型的球員。
10號球員數目的減少有多方麵的原因,或許是他們扮演的角色出現了變化,10號球員不僅需要技術嫻熟,而且還要有出眾的體能和力量,需要利用空中力量和腳下技術為自己的球隊提供了很多進攻選擇,更要利用自己的平衡感、體能和技巧回撤組織進攻,既要能接應高空球,也能接應地麵球,還為球隊提供最終的解決方案,這是現代足球比賽的關鍵資源。
除了回撤組織以外,現代型10號球員還能自己進球,他們會積極跑動到邊路接應隊友,有時還會出現在攻擊線的最前端,對於昔日的“前場魔術師”而言,這種耗費體能的踢球方式是遙不可及的。這倒不是因為他們沒有這樣的能力,而是因為他們不想,也沒必要這麼做。
可是現在的足球已經不同了,日後巴塞羅那、多特蒙德和拜仁慕尼黑的成功,就是有賴於他們在前場搶斷反擊的能力。
快節奏的比賽已經容不下在球場上“散步”的球員,球員漫步等待機會的日子早已經一去不複返,那樣的景象僅僅留存在人們的記憶裏。
在尤文圖斯展現技藝和精度的普拉蒂尼,回撤之後利用出眾的視野將進攻轉化為進球機會的博格坎普,當然還有裏克爾梅。
現代足球回歸了對邊鋒的依賴,邊鋒在現代足球比賽中的成功,以及前場球員反向站位也是促成傳統10號球員消亡的原因。
盡管一些俱樂部還擁有球風華麗的球員,但過去占據進攻中心點的那種傳統球員逐漸消失在球場上,那種喜歡控球、快速思考的球員已經很難在對方的防線之間發揮自如。
裏克爾梅就是這樣一名10號球員,他固執的堅守著自己的風格,不會為了任何外在壓力改變自己,委屈自己,他甚至倔強的,不允許自己向任何人或者事低下他高貴的頭。
就如同一年多以前,當貝爾薩要求裏克爾梅在球場上應該更加快速的出球,並且積極協助防守的時候,裏克爾梅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拒絕。
“那是我的風格,我的風格可以讓我更加享受足球帶來的快樂,我看不到任何改變的必要!”
裏克爾梅的不妥協,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這樣的一個天才選手,沒有機會隨阿根廷隊遠征日本,結果阿根廷隊慘敗而歸,同樣範加爾固執的認為裏克爾梅隻可以滿足於右前衛一樣,巴塞失去了聯賽冠軍,也有人認為裏克爾梅並不適合阿根廷,但是沒有裏克爾梅的阿根廷卻一盤散沙。
現任的比利亞雷亞爾主教練佩萊格裏尼曾說過:“裏克爾梅本身就代表著一種趨勢和理念,他有他獨特的足球風格,並且拒絕因此而做出的任何讓步,因此他需要的是一名理解他、賞識他、尊重他的教練,允許並給他機會按照自己的方式進行比賽,不然,他就不能完全發揮出自身的潛質,那種驚世駭俗的超能力。”
每一個低潮和不經意中,裏克爾梅總能提醒懷疑他的人們,他的能力,是當今唯數不多可以像馬拉多納一樣在球場上,隻需很短時間發揮,就能決定比賽勝負的人。
裏克爾梅的武器有很多,在圓桌上跳舞,這就是裏克爾梅盤帶技術的最好寫照,最令人津津樂道是當年在博卡的幾個影像,禁區內兩平方米連續擺脫四名防守隊員,並取得進球的鏡頭,似真似假,假傳真突,左右腳原地交替拉球,閃開位置,騙倒防守隊員的重心,一切是如此協調。
在網上流傳的裏克爾梅十大盤帶中的第二個,同樣發生在博卡時期,在中場一米的距離連續用左右腳交替拉球硬從兩個人包夾中閃出,用左右腳交叉拉球後,用右腳背將球帶出包圍圈。
此種細膩及左右腳平衡性是裏克爾梅的拿手絕活,挑、撥、拉、扣、應付任何來球都不需要刻意調整步伐。
有人說裏克爾梅突破能力差,這是片麵的,人們喜歡用大小羅的技術來進行比較,其實嚴格來說,這兩人特點在於突強而控弱,快速縱向帶球能力強,主要靠驚人的起動速度,在帶球接近對手時,判斷對手出腳攔截前的瞬間,他們會利用其動作速率快的優勢搶先觸球,對手往往跟不上他們的步伐,而在護球傳接球上稍弱。
而裏克爾梅突弱而控強,相比而言,裏克爾梅啟動速度較慢,但這與不會突破是兩回事,裏克爾梅並不依賴速度突破,更多的是技術上的細膩和意識超前,早年時裏克爾梅是突破出名,除了經常表演的穿檔過人,他還經常在邊線帶球時麵對球員的防守,用右腳掌將球拉到左腳跟,左腳跟將球後磕,然後轉身180度將防守球員過掉,如此精準完成充滿著豐富想象力讓人斐夷所思。
當年在豐田杯上交替拉球,戲耍格雷米,埃爾格拉讓很多人初次領略裏克爾梅的風彩,裏克爾梅的突破更多的是觀察防守隊員的防守站位和防守動作,而相應做過人動作,在一對一的對抗中基本上都能占到上風。
2000年世界杯外圍賽,主場對巴西的關鍵一役中,裏克爾梅左突右閃,連過兩人攻入了一記精彩絕倫的遠射,幫助阿根廷3:1擊敗巴西,將這個特點充分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