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兩個人拿著這兩份資料興衝衝趕向李富成的辦公室。剛巧,李富成才結束一周例會,坐在辦公室裏看著本周的生產計劃。
“老師,我有一個大好的消息要告訴你。”我一進門就扯著脖子大叫,興奮得不得了。
“啥事那麼高興啊?”李富成詫異地抬頭看了我一眼,轉而又把目光投向了劉建新。
“給!你看。”我忙不迭把手上的資料遞了過去。
“哦?”李富成伸手接過資料仔細地看了起來,沒一會兒功夫,臉上露出了微笑,淡淡地說:“很不錯!”
“啊?隻是不錯?”劉建新鬱悶了,不滿的叫了一聲。
“嗬嗬!這下能省下很多成本呢!我前段時間還在問王會計內部挖潛的工作開展得怎麼樣了,一直都沒什麼頭緒。”我高興地說道。
“嗯!那就算一下吧!看看究竟能有多少利潤空間。”李富成大有深意地看了劉建新一眼,拿起辦公桌上的計算器開始算了起來。所有的主要材料價格都在他的腦子裏,他拿出一張白紙在上麵寫下了一連串的計算結果。
李富成的業務水平確實很高。對工廠生產的產品比我都熟悉。沒花費太多的時間,他就大致算出一個數字,隨後拿給我看了一下。
“基本可以確定,一噸的化肥能夠節省大約600-800不等的材料成本。這是一個比較大的利潤空間了。如果再花點心思操作一下,搞點促銷讓利的手段,我相信銷售還能往上爬。嗬嗬!”李富成點頭說道。
“這還差不多。”劉建新聽李富成說出這麼一番話,才又恢複了一臉的得色。
“那麼就啟用這個新技術方案好了。我看要馬上召集各個部門開會了。”李富成站起來微笑地說道。
“好哇!”我立即讚同李富成的意見。
聽著李富成對產生的效益如何分配問題隻字未提,劉建新有點站不住了。
“啊!這就完事了?”
“對!你不說,我倒是差點了忘了。”李富成點了點頭笑著說道:“這個月,我會給你記上業績獎金的。按照咱們倆昨天談好的福利政策,這個月你可是有一筆額外的錢拿了。嗬嗬!你可要請客吃飯的啊!哈哈!”
“我說的不是這個事。”劉建新聽著有點不對勁兒,搖著手說:“我是想說,這個方案節省下來的資金我覺得是不是應該合理分配一下。”
“分配?幹啥要分配?”李富成奇怪地看著劉建新問。
“你給我的新項目啟動資金實在太少了,不夠啊!我要求把這個項目的收益劃撥給我一部分。”劉建新理所當然地說。
“嗬嗬!那可不行。”李富成搖了搖頭,說。
“為啥?”
“這是老產品,沒有改良經費。”李富成斬釘截鐵地說道。
“你也太狠了吧!”劉建新完全沒想到李富成會這麼說,臉色頓時變得很難看。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我們廠小底子薄兒,什麼地方都是要花錢的。嗬嗬!”李富成一臉不鹹不淡的表情說道。
“可這個方案能節省不少資金呢!”劉建新不甘地叫到:“我如果有足夠的資金,可以開發出更多、更好的項目的。”
“方案不是還沒實現嘛!再說了,即便是實施了,節省下來的資金也不會馬上就能看到,這是需要很長時間的積累才能實現的。”李富成一臉認真地說。
“靠!那我不管!你不給我足夠的錢,我怎麼搞?我設想了一下,如果要搞一個小型的集群式新產品開發項目,至少需要比現在這個資金多3倍的錢,並且還是摳摳嗖嗖的花錢。老大哥啊!你可不能對我這麼摳門的。”劉建新實在沒想法了,隻能軟磨硬泡法也上了,說:“你不知道,這個改良方案還是我在綠色農植的時候搞的項目,沒想到跑到這來實施了。這個項目的開發經費,你說什麼也要補點給我的。就這麼點錢,隻夠讓我改良老產品的。”
“嗬嗬!你的這個想法不錯,就這麼定了。”李富成當場拍板地說道。
“啥?定了?定啥了?”
“等你把1號、2號化肥產品也改良優化了,咱們兩個再談其他的吧。”李富成點頭說道。
“啊?”劉建新張大了嘴巴,一時說不出話來。
“嗬嗬!我覺得你的想法挺不錯的。就先從老產品入手,先幹起來好了。”李富成點頭微笑地說:“這麼快就有新成果出爐了?我還真沒想到,嗬嗬!你可真不愧是老師的得意門生呢!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