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兩天,對各人來說,都是難熬的。
不知道沈奕鳴和沈奕文是怎麼熬過來的,總之,沈府諸人的心都懸的高高的。隻要有閑工夫說話,基本上都是圍繞著童生考試打轉。
沈家小姐們聚在一起,談論的自然也都是這些。尤其是沈宜芳,最是記掛著沈奕文。
若雲見沈宜芳有些焦躁不安,便柔聲安撫道:“二姐,你不需太過擔心。大哥平日裏最是聰慧,學什麼都是舉一反三。夫子也常常讚他有慧根呢!這次童生考試一定沒問題的。”
沈宜芳長長的歎口氣:“他是第一次參加童生考試,肯定會緊張。也不知道能不能發揮的好。”第一次就能考中童生的人,實在寥寥無幾。也不知道沈奕文能否一舉考中。
若雲笑著開解道:“大哥今年才十二歲,若是今年考不中,明年再考也就是了。鳴哥哥今年已經是第三次去考童生了呢!不也照樣坦然的很麼?”
這倒也是,沈宜芳點了點頭。然後忽的起了說笑的興致:“對了,四妹,有個笑話你聽過沒有?”
若雲很配合的搖搖頭。
沈宜芳笑著說道:“參加童生試的,大多是十二三歲到二十多歲不等,弟兄兩個一起進考場很正常。不過,聽說以前還曾出過父子同進考場的呢!”
若雲撲哧一聲笑了起來。
這一笑,立刻把別的姐妹都吸引了過來,一起湊過來說笑起來。
沈宜蓮笑道:“父子同進考場倒也不算大笑話,聽說還有祖孫兩個一起進考場的……”話猶未完,各人都樂不可支的笑了起來。
沈宜蓉笑的上氣不接下氣:“大姐,你不是故意在逗我們開心吧!哪有祖孫倆一起進考場的。”這也太誇張了一點點吧!
沈宜蓮聳聳肩:“我也是偶然中聽父親說起過。”正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又所謂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讀書考科舉入仕途,這一念頭實在是深入人心。
世家望族的少爺們,固然大多聘請了學問好的儒生做夫子。而家境一般的,也極願意交些束脩將家中的男孩子遞到私塾裏讀書的。能考取功名自然是大喜事,就算考不中,至少也能識得幾個字。
有的讀書人,光是一個童生試就考了很多年沒考中,更遑論鄉試會試了。於是,便出現了父子同進考場的笑話來。
不過,祖孫兩個一起進考場,確確實實也太誇張了……
若雲一想到那個可笑場麵,忍不住又笑了起來。
沈宜芳也不甘示弱的說道:“大姐說的祖孫同進考場,確實很稀奇。我倒是聽說過這樣的事情,有的人家特別的窮,為了籌措童生考試的費用,便將家裏的地都賣了。結果,偏偏兒子又沒考中。鬧了個竹籃打水一場空。待到後來,連飯都吃不上。又逢上荒年,一家子都活活的餓死了。”
別人還都在笑,若雲卻沒了笑容,低低的歎道:“這樣的人家,未免也太迂腐了。還不如不要送孩子去讀書呢!”
連飯都吃不飽了,居然還要賣地籌措費用送兒子去考童生。落得那樣的下場,也未免太過淒慘了些。
一幹錦衣玉食的小姐們,哪裏懂得出身貧寒被賣做丫鬟的若雲的感慨,俱都取笑若雲:“四妹,你平日裏讀書不是最最用功的麼?怎的今天倒是說起這樣的話來?”
若雲淡淡的笑道:“什麼都比不上活命重要。”
能活著,才是最最重要的。隻有吃飽穿暖了之後,才有資格去想別的。諸如讀書習字彈琴下棋之類的。
若雲冷不丁冒出了這麼一句,各人都不知該接著說些什麼是好,一時之間,麵麵相覷冷了場。
若雲忙笑著扯開話題:“好了,不說這些沒趣的了。對了,鳴哥哥和大哥昨天早晨就去了考場,聽說今天下午就能考完,也不知道什麼時候能趕得回來呢!”
沈宜蓮笑著說道:“不管今天什麼時候回來,總之,我們都要等著聽好消息才是。”
沈宜芳笑著看了沈宜蓮一眼:“就算是考過了,也不可能即時知道成績如何。好消息從何而來?”
沈宜蓮微微一笑:“成績雖然不能即時知道,不過,考過之後,心中大多是有數的。我們等今天下午看一看他們兩個的臉色如何就知道了。”
這話說的很有道理,各人都忍不住點頭讚同。
待下午散學之後,各人也沒心思回院子了,索性一起去了齊氏的院子裏等著。
方氏也領著女兒們過來了,和齊氏坐在一起閑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