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在慶功宴後,心中滿是對林鈺之言的思索。回到住處,他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想著自己過往隻知在戰場上憑借武力拚殺,卻忽略了諸多軍事謀略與指揮之道,不禁暗自懊悔。
次日,呂布前去向劉備辭行。劉備與林鈺等人前來相送。
“劉太守,林先生,布在雁門承蒙款待,又得先生教誨,此恩布銘記於心。如今匈奴已退,布也該回晉陽複命了。”呂布恭敬地說道。
劉備笑道:“呂將軍此去,一路保重。日後若有需要,可再來雁門,你我共同為大漢效力。”
林鈺也說道:“呂將軍,望你能在軍政之途不斷精進,日後必成大器。”
呂布點頭稱是,而後翻身上馬,帶著並州飛騎踏上歸程。
在回晉陽的途中,呂布對身旁的將士說道:“此次出征,讓我深知自身不足。去尋些兵法書籍來,我要在路上研讀。”
隨後,呂布又吩咐道:“再找個熟知古今戰事的書生,我要聽他講講那些名將的故事。”
將士們領命而去,不久便尋來幾本兵書和一位年輕書生,呂布坐在營帳中,翻開兵書,眼神專注,可看了一會兒,卻又皺起眉頭。
他轉頭對書生說:“你且給我講講白起、韓信這些名將的故事,這兵書上的文字,我理解起來有些晦澀。”
書生恭敬地回答:“呂將軍,武安君白起一生征戰無數,伊闕之戰,他以少勝多,大破韓魏聯軍;
長平之戰,更是坑殺趙國降卒四十萬,他善於分析敵軍弱點,巧妙運用戰術,指揮大軍如臂使指。
淮陰侯韓信,背水一戰,置之死地而後生,他能把握戰機,調度兵馬,無論是幾萬還是幾十萬的大軍,都能在他的指揮下發揮出強大的戰鬥力。”
呂布聽著,心中震撼不已,暗自想道:“我雖有武藝,可與他們相比,在統兵作戰上真是差得太遠。我也定要成為像他們這樣能指揮千軍萬馬的名將。”
他對書生說:“你且繼續講,我要好好聽聽。”
………………
丁原在晉陽,聽聞呂布在雁門之戰的表現,又得知他歸途中的舉動,心中滿是欣慰。
“奉先這孩子,終於開始醒悟了。”丁原喃喃自語。
呂布回到晉陽,前來歸還虎符。
他見到丁原,單膝跪地:“義父,布回來了。此次在雁門,布經曆諸多戰事,也聽了林鈺先生的一番話,才明白義父讓布任主簿之意,是想栽培布,讓布能文能武。布以前愚鈍,誤解了義父。”
丁原趕忙扶起呂布:“奉先,你能明白就好。我見你武藝出眾,但若想在這亂世成就大業,僅有武勇是不夠的。
我讓你做主簿,就是想讓你學習軍政之事,日後能獨當一麵。”
丁原看著呂布,眼中滿是慈愛與期許,接著說道:“奉先,我有意正式收你為義子,讓你在我身邊,我也好將我畢生所學傳授於你,你可願意?”
呂布心中一陣感動,眼眶泛紅:“義父,布求之不得。布定當努力學習,不辜負義父的期望。”
自那以後,呂布像是換了一個人。往日裏總是一心鑽研武藝的他,開始整日沉浸在兵法謀略之中。
他常常在營帳中對著兵書苦思冥想,遇到不懂之處,便去請教丁原或軍中的謀士。
有一次,呂布拿著一本《孫子兵法》去找丁原。“義父,這兵書中的‘虛實篇’,布有些難以理解,何為‘兵無常勢,水無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