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衰老的一般表現為思維活動遲緩,理解能力減退,注意力難以集中,對外界刺激反應遲鈍;性格變化,情緒平淡,情緒不穩定,或因小事暴怒,或固執保守,孤僻自私,極易傷感;記憶力障礙;動作笨拙、遲緩且不協調,步履不穩,手腳震顫。精神不老,身體不衰。保持精神愉快,是老年人延年益壽、延緩衰老的最好方法。
科學研究顯示,腦細胞樹突數和分支數的減少,會使大腦神經細胞逐漸衰老,記憶力和接受新知識的能力越來越差。但是,人的大腦並不一定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衰退。美國羅切斯德大學的科學家研究認為,事實上許多老年人的死亡並非衰老引起,而是疾病造成的;而這些引起死亡的疾病,大多與精神因素有關。因此,專家們忠告:老年人應當跳出人為的衰老圈子,保持身心的正常活動,以旺盛的生命力,投身到現實生活中去。隻要自我精神不老,就會贏得健康和長壽。
不少老年朋友十分注意身體的防老防病,卻往往忽視精神方麵的養生防老。其實,研究老年養生學的專家認為,與身體衰老相比,精神衰老更應該引起重視才對。人體各器官會逐步衰老,這是生命過程中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精神衰老與軀體衰老相互依存,相互影響,但二者並不等同。一個人的軀體可能已經達到七八十歲了,但是他的精神年齡可以是六七十歲,甚至更年輕一些。而精神年輕則可以老當益壯。因此,保持精神健康的重要性不亞於保持身體健康,特別是精神衰老,可以通過有意識地加強鍛煉,推遲衰老的到來。
要從個人性格修養著手,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如旅遊、攝影、繪畫等,使自己的精神上有所寄托,整天忙忙碌碌,保持一顆“不老心”。否則,生活單調、枯燥,精神空虛無事可做,日子長了有發生精神變態的可能。
為了防止性格改變,可廣交朋友,組織興趣相近的老年人開展小組活動。如每月作短程的旅遊和聚餐等,使老年人不感到寂寞和孤獨,同時也能增強他們對自己精力尚可同青年人那樣活動的信念。與人交談,不但能得到新的知識,亦常常能使人產生靈感,啟發大腦進行探索而得到鍛煉,思路也會開闊起來。人在交談時有一部分腦細胞在活動,這會使大腦功能增強,以達到防衰延年的目的。
盡量少想自己的年齡,感到總是年輕,還能有所作為。現代醫學研究表明,人體免疫功能主要受大腦皮層機製製約,“年輕化”的心態會促使免疫功能“年輕化”,從而使人體各器官的功能得到全方位的鞏固和提高。還不妨來個“老來俏”,將自己打扮得漂亮瀟灑一些,別人看著有活力,自身感覺也舒心,可以消除“人老歎珠黃”的憂傷。
人體防衰延年有妙招第1招活得愉快防神衰每個人在退休以後,其原有的工作性質差別已不複存在。原來當幹部的不必端著架子,做辦事員的不必自慚形穢。老年人要多交青年朋友,將自己的寶貴經驗和知識傳授於他們,同時從他們身上感受時代的氣息。
老年人一定要珍惜寶貴的晚年時光,不糾纏於過去的人和事,積極向前看。老年人要不依戀身外之物,不追念往日的榮辱,不計較過去的恩怨。如果對自己過去的坎坷遭遇與心靈創傷耿耿於懷,經常向別人滔滔不絕地訴說,不僅影響老年人情緒,而且還會促使心血管係統、內分泌係統以及消化係統功能衰退。久而久之,可誘發老年精神病、老年憂鬱症、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胃潰瘍等。
進行任何活動,包括體育、文藝、學習都要注意力高度集中。注意力集中不了是大腦缺乏鍛煉的結果。可以有意識地鍛煉集中力,保持正確的坐或睡的姿勢,靜靜地聽一種聲音(如鬧鍾的嘀嗒聲),如果覺得這種聲音像在自己腦中響一樣,表明集中力就可以了。
科學證明經常使用大腦可以防止衰老。大腦的活動也是用進廢退的。人的精神狀態由大腦支配。要想減退大腦的衰老速度,最有效而又最經濟的辦法就是勤於用腦。老年朋友欲使自己“人老心不老”,就得保持好奇心,不斷地接受和使用新奇的東西,用現代科學知識充實自己,這樣就會覺得生活是豐富多彩的,而仍然精力充沛、朝氣蓬勃。人的生活,要有明確的美好目標,每天多動腦筋是會使人振作起來的。多學習(包括各種知識及外語)或勤記憶是防止衰老的最好方法。
鍛煉腿部肌肉確實能消除大腦的疲勞,因此,多走路多散步對防止大腦衰老具有積極的意義。
在日常生活中笑口常開,可一掃籠罩在心頭的愁雲和煩惱,心胸開闊,使整個機體處於輕鬆狀態,可促進消化係統和心血管係統的功能,進而煥發出青春活力。
要防止那些有可能促進老年人精神變態的先兆症狀。一旦記憶力下降可勤用記事本,把日常遇到的一些問題按日期和性質分類記錄,以便查閱,加強記憶鍛煉。長期失眠易加速精神老化,所以患有慢性失眠者,應消除失眠引起的心理緊張。預防老年早期癡呆可以每天喝一瓶酸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