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藥的目的在於盡快消滅人體內的病毒、病菌,而定時定量則是為了更有效地做到這點。
定時定量需考慮病情、藥物及病人等方麵的情況。
如同樣的病,成人與兒童就有區別,病情重的與病情輕的也有不同。對病毒、病菌而言,藥少了無濟於事,有時還會增加它的抗藥性;藥用重了,可能治了此病,但又引發別的病。一天分幾次服,或者指明飯前還是飯後服,也都是為了有效治病。分幾次平均服,是為了藥分能在一個時間段內濃度較均勻,可使病毒、病菌反複地受到藥物的攻擊,而且又不影響身體健康。有些藥需飯前空肚服,如有關胃病的藥,可保護胃壁,要是在飯後服,那就沒什麼藥效了。但助消化的藥,則在飯後服為宜,若空肚服也就失去了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