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構成人的頭顱、脊柱、骨盆及四肢的支架。骨骼本身病變而骨質破壞,或受到重力創傷,就會引起骨折。骨上附著肌肉,因為骨折疼痛,肌肉發生痙攣性收縮,或因為肢體本身的重量作用以及原來的重力作用,都會使骨折斷端錯開移位。
一般骨折治療原則,是先複位,讓骨折恢複正常的解剖位置連接。因為骨折的愈合需要較長的時間,就必須借用外部的固定物來維持骨折複位後的正確位置,防止它再移位。常用的外固定物就是石膏繃帶。
石膏繃帶是用無水硫酸鈣(熟石膏)的細粉末撒在特製的紗布繃帶上卷曲而成。使用時把石膏繃帶浸人水中,無水硫酸鈣吸水後逐漸變得十分堅固,能夠對骨折起到有效的外固定作用。在石膏未硬固時,醫生就可按骨折部位迅速將石膏繃帶塑形,包紮好。因為石膏繃帶有這個特性,所以被廣泛用於軀幹部脊柱及四肢的骨折治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