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三艘都出了問題,那就是你該死了。
理論上,一個人在生活艦上一直生活下去都不是問題。
現在的問題是。
開拓6沒有能量了,需要漫長的補充能量。
甚至還需要維護修理。
而我,也需要到地球上,找一些重要資源,補充一下物資庫。
物資的豐富與否,決定了打印機的能力。
即便是我的萬有打印,也是需要材料才能打印起來的。
釋放小衛星。
衛星展開。
進行信息捕捉。
“二號,二號,我是龍威,經過信息對比,這是位於大唐貞觀的時空,當朝的君主應該是李世民。”
“龍威,展開唐朝貞觀的曆史資料,給陳春也下載一份。”
“收到,下載中,傳輸完畢。”
我立刻看向陳春。
陳春點頭。
她的腦中,已經多出大量關於大唐時期的曆史知識。
這種知識,從前也有,但現在更多,更充裕,不僅有野史,還有很多相關的民間傳說和專家的認知辯論。
並且,這些資料並不是大雜燴的。
而是經過了分析,經過了判斷。
這才形成了最後的認知。
並仍有一段認知權在陳春的腦子裏。
它不是死知識,會在未來隨著新資料的注入而形成新的變化。
“準備好了?”
“準備好了。”
“那就出發吧。”
我說著上了飛船。
打開了開拓6號的彈射窗口,我從中飛了出來。
一口氣,我飛入到了大氣層。
打開衛星導航。
我飛到了長安。
“果然,書上都是吹的,什麼大唐,什麼貞觀,什麼長安,就別人的母親一土城。”
我想,可能是曆史的美化。
可能因為我已經是一個經受過宇宙觀的教育原因,這土城實在不入眼,和現在的高樓大廈奇觀。建築根本是沒法子的比。
就像此時的君主,去到了曆史上夏朝的王宮,也會以為這隻是木板房子,還不如土胚房呢。
殊不知,在夏朝,大多數部民最多生活在岩石山洞樹屋子裏,又和木板房。沒的比的。
我所在的龍興曆,比之古代,不知先進了多少倍。
我中華之曆法,幾經生變。
自有夏以來,至先秦,叫舊曆。
先秦至滿清完結,叫封建。
封建到後來的近代,叫公曆。
從近代到二零二四年,叫兔曆,在二零二五年起,我們叫熊貓曆。
一直到了現在,龍興曆。
其實我國從熊貓曆就強大起來了。
但當時的西方諸國仍然有餘力在興風作浪。
我國並不算一家獨大。
直到現在。
我龍國已經完成了月球私有化,火星殖民,對木星宣布了主權,利用木星,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能源大國。
大普羅斯曾經靠能源在龍國身上占便宜的時代一去不複返了。
正是吃得太飽,導致了民間對外開墾疲軟了下來。
大量年輕人不結婚不生孩子。
這才給了我們降臨者來到世上的機會。
好在,總算是做了龍國的降臨者。
在龍國的降臨者隻是工作辛苦了一些。
至少還是人。
以後,也有成為真正自然人的機會。
但外國的那些降臨者,根本就是奴隸。
甚至連奴隸也不如。
也許我了解的資訊有誇大成分,但這種事,我是絕對不敢賭的。
“我們需要進城嗎?”
我問陳春。
陳春立刻回應:“長安城有很多權貴,我們的形象,語言,都有些過於特殊,可能會引來不便的麻煩,所以個人建議,不要進城,最好在城外慢慢生活,慢慢了解,讓此地的人漸漸適應我們,而不是我們去適應他們。”
說著,陳春對我上傳了兩個資料。
我看了。
一個是說,有個權貴,把一個舞姬,注入了大量的蠟,做成了一個蠟燭美人,給自己的一個兒子陪葬。
草菅人命。
這就是當時的世風。
門閥貴族,和普通百姓,根本是兩種生物。
即便是李二鳳,也是在不停的對這些門閥貴族進行妥協。
反而是被很多後人不屑非議的武明空,大膽的對門閥出手,殺出了一片青天。不是她,李隆基哪來的盛世。
他在位隻是把武明空從門閥手中奪走的還給,並且加大還給門閥了而已。
但結果我們都知道。
安史之亂來嘍。
所以說是什麼貞觀之治,其實是在吃大隋的剩餘紅利。
曆史上,李二鳳曾經問老魏。
我什麼時候可以超過隋朝?
老魏很無奈,好沒氣的告訴他,就你以為的目前增長勢頭,五十年裏是沒有可能的。一直到武明空的時期,唐才超過了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