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寶林(1 / 2)

她帶著他緩緩邁進屋中後,才小心地以手中提燈映亮左手邊的第一幅用木架支撐起的畫作。

上麵畫的是一副室內場景,在一對朱紅的宮柱後,有一女子坐在榻上,她小心嗬護著自己懷裏抱著的嬰兒,唇微啟,似在哼唱歌謠。而在畫麵的右上角飄著一朵五彩雲,雲上趴著一個穿青衣的小仙女,雙手撐著下巴,眼睛裏閃著靈氣,安靜地看著這一幕。

皇帝隱隱覺得這室內場景眼熟,可一時間又想不起是哪裏。不過他卻並不著急,跟隨綿期來到左首第二幅圖前——

此處描繪的是一個三四歲的孩童,正神態喜悅又激動,動作笨拙又急切得像一個穿著半舊裙綢裙的女人奔跑過去。女人的右手裏正拿著一個緋色的香囊搖晃,似乎在以這個顏色豔麗的香囊吸引著孩童的注意。而從樣貌和身量分辨,這個女人正是出現在第一副圖中的女人。

遠處——那個乘雲的小仙女依然還在,不過這一次她不再無動於衷,而是趴在雲上既羨慕又喜悅地看著這一副母子樂圖。

這際,綿期偏頭打量皇帝,見他一副若有所思的狀態,她並沒打斷他,隻是拎著燈籠領他繼續來到第三幅圖前:

一個五、六歲的男孩正和一個比他明顯大上幾歲的孩子扭打在一團。而之前出現過的小仙女這次沒再趴在雲上,而是撿起那個被摔壞的撥浪鼓,正朝著那個隻顧著廝打的五六歲的孩子遞過去。當然他是看不見她的……

然後,第四幅圖的畫麵一轉,呈現在麵前的是一處富麗堂皇的宮室,一個器宇軒昂的中年男子高高在上,他長指微掀起,指著下方一帽歪領斜的男孩訓斥著。

男孩雖年紀不大,但滿臉堅定無懼神色,像是不肯認錯的樣子。他臉上微顯輕傷,依上副圖判斷,應是和大孩子打架所致沒錯了。

小仙女隱形在男孩旁邊,急切地擺手,像在代替男孩否定著什麼。男孩的母親再次出現,神色悲戚得正跪在地上,樣子像是在求饒。

……

來到左首的最後一幅圖畫前,即第八幅圖。

主人公終於從男孩變成一個男人。而在這之前,他經受了父親的考驗,母親的去世……

畫麵中的他正裝著一身銀白色勁裝,騎一匹栗紅色寶馬,穿梭在茂密的樹林中。他臉上已經沒有幼年那樣生動的表情,取而代之的是滿臉的堅毅,背脊異常直挺,看起來已經成為獨當一麵的好手。

而小仙女也偷偷乘坐在他的馬上,表情羞澀地從背後環住了少年的腰。

事實上,早在第三幅圖,皇帝就看出來這些圖畫,畫的其實是他從年少至成人後的經曆。花了這麼多心思,他心裏本該是感激和喜悅的,可是當他看到自己幼年、少年那些不愉快的經曆,他不免有些傷情,就沒顧上好好的謝綿期。

不過直到這第八幅圖,他瞥見圖中小仙女的笑意,麵上繃緊的沉重,才漸漸散了,他拉過她沒提燈籠的右手,輕輕捏了一下,看見她害羞閃躲的神色,他才滿意地鬆開了手。

他懂,那小仙女,實是她自己的象征。

向另一側踱了幾步,綿期領著皇帝依次觀賞了右首的前三幅圖,這幾幅描繪的皇帝登基、及登基後的一些景象。

然而,從這邊的第一幅圖開始,之前次次出現小仙女卻不見了。

右側第四幅:內設所飾與砌雲殿選秀那一日無異,眉目清俊肅然的男人高高在上,旁邊坐著端莊高貴的女人,而下首最前麵有一名著梨色留仙裙的女子,她的麵目與之前的小仙女相差無幾。

再來的畫麵依次是——心安亭中兩人再遇的景象、萬乾宮中燕好的畫麵、郊外高地俯瞰京城的場景。

皇帝皆含著笑一一看完,直到跟隨綿期到達這一列的最後一幅圖畫前,而這幅畫上什麼都沒有,他看到的竟是一張白紙!

皇帝滿腹疑竇地看向綿期,卻見她笑彎了眼,臉上綻放出慧黠的光來。

頓了頓,她將燈籠交由皇帝提著,笑至閣樓外廊,將樓底候著的宮女喊來,將每幅畫後的燭台點亮了。

當宮女退出去,房間裏隻剩下自己和皇帝兩人時,綿期才工工整整、嚴嚴謹謹地對皇帝行了個大禮,道:“臣妾提前祝皇上生辰快樂。”

他無聲將她攙扶起來,牽著她緩緩來到最前麵的幾幅圖畫前,先是鬱鬱地撫摸了自己的母親的肖像一下,才轉眸望她,問:“小期如何知道朕幼年這些事的?”

她長睫微微揚起,湖泊一樣藍的熒光在眸底泛起,臉頰上同時漾起幾縷和煦笑容,“您的母親樊才人是位好母親。臣妾從先帝起居注中所挑揀出的關於樊才人的內容,有一半都是和皇上有關的,是以臣妾才能憑借那些往事,畫了這些畫出來。”

原來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