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概述(1 / 1)

我國製鞋工業有了飛速發展,據相關報道“我國鞋類年生產量已突破100億雙,占世界總產量的60%以上”,清楚地表明了我國製鞋工業總體形勢,拋開其他因素不談,這無疑需要大批量的製鞋產業工人和專業技術人才的支撐,其中包括鞋樣設計師和製板師。很早以前,我國製鞋行業職工的職業技能教育,完全依靠師傅帶徒弟的傳統方式,雖然這對繼承和發揚前人的傳統技藝、絕技傳世具有一定程度的優越性,但遠遠跟不上時代發展步伐和需要。早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製鞋工業有了很大的發展,在上海一些地方一度興起工廠辦職工夜校和技校的熱潮,半工半讀,學以致用,名師出高徒,培養自己的技工隊伍,不幸遭遇“文化大革命”而夭折;到了80年代撥亂反正以後,雖然職工夜校和技校有所恢複和回暖,進而發展了中等專業技術學校,校企分離專門培養製鞋行業的技術工人,但教學方針被無限拔高,又苦於教育資源的匱乏以及教學目標的偏頗,難以適應製鞋工業體係發展和需要;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各地各種類型的製鞋專業技術培訓應運而生,如溫州市一平鞋樣設計學校,采取實踐和學以致用的教學模式,逐漸發展壯大起來。當前,雖然一些輕工類高、中院校紛紛開設製鞋設計專業,也編寫了一些教材,但都存在專業不專門的缺陷,不大適合職業技能培訓的需要。

一直以來,我國一些製鞋工業生產體係發達和集中的地區,職工和技工職業技能教育與培訓學校,都非常希望能有比較係統和合適的教材,以改善目前職業技能教材短缺、零散、雜亂、偏廢和基礎薄弱的現狀。筆者認為,在普遍缺乏技工和高級技工的當代,編寫出版適合鞋樣設計專業技術職業技能培訓的教材,是有積極意義的。

談到鞋樣設計、創新和創造,不能不提到一句古訓“術業有專攻”,“功到自然成”。創新和創造是需要功底的,需要對鞋和鞋業市場有更深入透徹地了解和把握。很難想象,沒有艱苦卓絕的努力,沒有紮實基礎的人,能成就鞋樣設計師的事業的。這就是為什麼鞋樣設計職業技能培訓深受業界推崇的深層次原因。

本教材整體上包含前、後兩部分,前半部為基礎部分,後半部為實踐訓練部分,由淺入深,從簡到繁,循序漸進。並以實踐訓練提綱為主線,采取重點提示、插圖演示的方式編寫教材和教程。出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在教材架構上看起來有的地方略顯重複,某些操作內容過於概要。這也正是職業技術技能培訓方便教學的特殊需要,教學目標清晰簡單明了,教學內容可以靈活機動,易學易會,配以電化示範教學方式,更能立竿見影。

本教程按溫州一平鞋樣設計學校教學內容和要求,結合當代時尚潮流與實用性編撰,作為職業技能培訓教程正式出版尚屬首次,免不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為時間是流動的,市場是流動的,鞋樣設計和消費潮流更是流動的,好在本教材抓住了基礎和基本內容,可根據市場形勢發展的需要,為教材的續編和插編提供可能和方便。

疏漏之處,懇請業界同仁斧正,在這裏謹表謝意!

作者

200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