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靴即是靴筒高度在腳腕高度附近或小腿肚下緣高度之下的靴,其靴筒高於一般高腰鞋楦的後身高和後幫筒口高度。短靴的筒口寬度一般不考慮所穿褲腿的厚度影響,直接采用腳型規律和鞋楦統口的基本尺寸,並考慮添加適當的運動量,以及腳背至小腿彎曲線圓滑過渡的添加量即可。
一、短靴式樣結構的變化情況
短靴的式樣結構變化也很多,通常靴子的式樣結構變化,多數表現在高腰鞋後幫靴筒高度向上的延伸上。其結構變化主要圍繞緊縛部件的類型和安裝位置的變化而變化,式樣的變化則主要依靠組成部件的輪廓形狀的變化來實現,式樣的新穎性可以通過部件線條的構成和裝飾手法的變化來出新,另外短靴還可以通過調整靴筒的高度來滿足各種不同的需求。
1.短靴式樣變化的實例
(1)包頭舌式拉鏈男正裝短靴
這款短靴的亮點主要表現在包頭和外側邊的扣飾上,加上包頭和後幫上的孔眼雕花邊飾,展現了端莊嚴謹和精致的氣質。
(2)U型耳式男休閑短靴
該款短靴的整體結構為比較簡練的前開口式,其顯著特點有三點:一是U型鞋耳由腳背向腳腕部延伸,在其腳彎處(過渡位置)形成豁口;二是短靴的靴筒,直接由低腰後幫結構添加護腕部件構成;三是腰幫部位有彩虹條裝飾。
(3)Y型耳式男休閑短靴
以Y型鞋耳構成的這款短靴,將鞋幫分隔成內、外兩片,式樣結構簡練而灑脫。前幫蹠趾部位貼縫護趾部件,後包跟部件向上拉伸至腳腕部位,腳踝部用兩根條帶鑲貼在鞋耳和後包跟之間,把靴筒分割成上、下兩部分,層次分明而獨特。
(4)外耳式男職業短靴
這是一款含有流行元素的外耳式新款職業短靴,式樣結構的創新表現在以下四個地方。第一,鞋底造型前掌為半沿條結構,後掌為底邊上翻托腰和後端底舌上翻包後跟結構,對鞋幫後跟部形成強力支撐,加上低矮的坡跟,輕便舒適;第二,後包跟向前拉長至蹠趾部位後部收斂,並包寬邊裝飾;第三,收緊靴筒口,並在筒口中間安裝橡筋,使筒口能擴張與收縮;第四,用烙印標牌裝飾,縫在後包跟外側和包住筒口中間的橡筋。
(5)大橡筋帶環裝飾男正裝短靴
這是一款具有複古風格的大橡筋短靴,出新的地方除了使用加長鞋楦,使整個短靴的前臉被拉長之外,還有兩點變化。首先是將橡筋加寬加大,使靴筒的伸縮彈力增加;另外,在外懷裝飾的帶環上,繞腳踝的鞋帶改用辮子條。此款既複古又有出新的韻味,似曾相識但又從不相識。
(6)整頭板腕帶裝飾高底女時裝拉鏈短靴
此款式樣有四處亮點。首先,式樣結構簡約清秀,整頭板占據了整個鞋幫的3/4,平整光潔與順滑,整個鞋臉無任何痕跡,清爽至極。其次是鞋底加高增厚,加大的前蹺昂首挺胸,而且幫、底同為青銅色,素雅珍貴之極。再就是腳腕部件采用米灰色的絨麵,與下部的鞋幫在質感上形成強烈反差,並在其上襯以兩根繞腳腕的青銅色裝飾帶,同鞋幫形成上、下呼應,層次分明,打破了式樣結構的單調感。還有鞋幫外側在前後接縫處理成豎直線,與內側拉鏈內、外呼應,形成視覺上的豎向重心線,提高了穩度。
(7)大舌型纏帶扣飾拉鏈女時裝短靴
此款式樣由女式吉普靴演變而來。變化的根據表現在靴筒上,一是筒前鞋舌部件的形狀近似吉普靴,但加大加長了許多;二是纏繞靴筒的釺帶由一條改為兩條;三是靴筒上筒前鞋舌部件與後筒部件采用接縫,不同於吉普靴的“合口”狀態。
(8)葫蘆頭男拉鏈短靴
這款短靴為傳統的馬靴結構,前幫帶有葫蘆頭形狀的鼻舌,靴筒部分分割成前、後兩部分,靴筒的前、後中縫均為合縫,內側安裝拉鏈,外側用淺色直條和向後跟部位拉直的條帶裝飾。
(9)中縫雕花拉鏈女時裝短靴
這款女式短靴結構簡單,前幫是變大了的燕尾包頭,並雕花裝飾,而且前臉比較淺;後部靴筒的前中縫與後縫均為合縫結構,靴筒外側直縫,內側安裝拉鏈;靴筒口貼邊雕花裝。2.短靴式樣結構的定位特點
短靴式樣結構定位的顯著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①短靴使用高腰靴楦,背部各特征部位標誌點的位置比較靠後,而且鞋楦的造型尺寸與一般高腰楦基本相同,不同之處是統口後點A0略微靠後一點。
②短靴的口門位置,一般控製在 F0點的後麵,較深的可達 F0D0之間的中點,特深的可控製在C1點附近。
③短靴的靴筒高度,一般控製在腳踝與腳腕之間高度差距的3/4高度之上,小腿肚下緣高度之下。
二、整頭板拉鏈式女短靴
雖然短靴式樣結構變化豐富多樣,但大多以整頭板式樣或拉鏈結構居多。
1.鞋幫部件的組成及部件定位
這款整頭板拉鏈式女短靴為後幫豎向分割的非對稱兩段式結構。該鞋幫的構成部件包括:前幫(帶後腰幫的整頭板)、後幫、筒口貼邊、拉鏈和外懷裝飾條五個部件。
這款整頭板拉鏈女短靴是高跟結構,前幫為整頭板,跗背高而陡,鞋臉部位的口門位置已經後移到展平麵的腰窩部位附近。即前幫背部與後幫共同構成協調的靴筒,或者說前幫口門位置在後部腰幫的下半部。因此,口門位置控製點 Q在背中線上的投影位置,可確定在腰窩和跗背的 D0點附近。內懷拉鏈下端位置在蹠趾部位與腰窩部位之間,上端在靴筒口的中間靠前的位置上。拉鏈可以是直線,也可以是略向前彎曲的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