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炮是利用火箭發射管發射專門火箭彈的特種火炮。其特征是,炮管多,動力大,火力集中,能夠打擊暴露的集群目標,是部隊進攻中的突擊火力。
130自行火箭炮火箭炮可以說是在火箭筒上安裝適當的炮彈。我國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火箭,但卻沒有發明出火箭炮。公元969年,古代中國人利用火藥製成了第一支火箭。這種火箭就是一個簡單的藥筒,在筒內裝上火藥,點燃藥筒中的火藥,火箭筒就飛起來了。在火箭筒的基礎上,宋朝人製成了帶有32支火箭齊射的“一窩蜂”火箭、有49根火箭齊射的“飛簾箭”,還有100支火箭齊射的“百虎齊奔箭”。這種火箭其實是在火藥筒上麵綁上箭頭,點燃火藥筒後,箭頭隨著藥筒一起飛向目標。
122自行火箭炮真正開發火箭炮的功能並形成戰鬥力,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中的事情。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前蘇聯研製成了多管火箭炮,這種火箭炮有16根管子,口徑為132毫米,最大射程可達8600米。該炮一開始在軌道上運行,後來換成了汽車運載。當時的蘇聯人給這種火箭炮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喀秋莎”。“喀秋莎”能在10秒鍾內發射16發炮彈。裝填16發炮彈,僅需要5至10分鍾。1941年7月14日,前蘇聯軍隊在戰場上首次使用了這種武器,戰場效果相當明顯。為了適應戰爭需要,前蘇聯人在戰爭期間大批量生產該種火箭炮。其他有技術能力的國家也爭相效仿。使火箭炮很快就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重要武器。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各國進一步研製多管火箭炮。前蘇聯更是把火箭炮的研製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先後設計定型了數十種型號的火箭炮。美國也不甘示弱,1953年裝備了M23式25管火箭炮,其射程與前蘇聯的“喀秋莎”相同。到了60年代,前蘇聯又研製出122毫米口徑40管火箭炮,殺傷威力比原來發展的所有火箭炮都要高許多。隨後,德國、法國、西班牙等國也相繼研製出多管火箭炮。到20世紀70年代後期,公開亮相的多管火箭炮涉及到20多個國家和50多種型號。80年代,美國研製出的M270式12管火箭炮,最大射程可達45公裏,該火箭炮由履帶式運載車運載,配備先進的火控係統,還帶有反裝甲殺傷戰鬥部火箭彈,不僅能夠擊穿坦克頂部的薄裝甲,還能造成大麵積殺傷。一門火箭炮在幾秒鍾之內發射12發母彈,這些母彈可拋出7728枚子彈。到1994年,美國又為該火箭炮配備了製導子母彈、二元化學彈。法國、英國和德國等國,認識到該火箭炮的先進性,先後采購並裝備了自己的部隊。
布雷火箭目前,俄羅斯軍隊是裝備火箭炮最多的軍隊,美軍則是裝備火箭炮最先進的部隊。盡管導彈技術已經興起,但是,火箭炮並沒有被淘汰。各軍事大國還在為火箭炮注入新的技術。當今的火箭炮研製,正朝著增大射程,提高戰鬥效能和射擊精度,提高機動性能和生存能力等方麵迅速發展。
我國的火箭炮研製技術發展較晚,到了60年代才開始研究。起初是引進和模仿,後來發展出自己的產品,先後生產出了一些可供部隊裝備使用的產品。
1963年式107毫米多管火箭炮
這是我國為滿足山地和叢林作戰需要,自行設計製造的一種簡易火箭炮。其主要性能數據是:口徑為107毫米;定向器長900毫米,定向管12根;配備彈種為殺傷爆破火箭彈;發射方式,單發或連發;最大射程8500米;火箭彈飛行時間為50秒;彈重18.8公斤;行軍狀態總長2600毫米,寬1400毫米,高1100毫米;運動方式為汽車牽引,也可用騾馬拖拽;行軍狀態重量為385公斤,戰鬥全重613公斤;炮班人數為5人。
63式107mm火箭炮該種火箭炮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機動性能好等特點。可用吉普車牽引,也可用騾馬拖拽。在搬運時,便於分解和運載。其主要作戰用途是,提供較大麵積的火力壓製。該炮於1961年開始研製,到1963年設計定型並批量生產後裝備部隊。在中國和前蘇聯關係緊張的狀態下,該火箭炮起到了壯大軍威的作用。
1981年式107毫米多管自行火箭炮
這是我國的兵器專家自行研製的多管火箭炮。該項目於1980年被確定,1981年設計出樣炮,到1982年6月批準了設計定型。
1981年式107毫米多管自行火箭炮的主要性能數據是:口徑為107毫米;定向管數量為12根;定向管長900毫米;發射方式,單發或連發;最大射程為8500米;攜帶彈藥量為24發。運載車輛型號為NJ221型汽車底盤,車體長4510毫米,寬1964毫米,高2196毫米;發動機功率為88馬力;最大行程為500公裏,越壕寬度650毫米,涉水深度為650毫米;炮班人數4人。
該火箭炮的主要技術和結構特點是:以車載發射為主,必要時,也可分解後在地麵上發射。1981年式多管火箭炮,結構簡單,分解比較方便,火力機動性能好,射界較大,打擊麵寬。
火炮的主體部分由定向器床、上架、下架、方向機、底架、板簧固定器、下車附件、發火係統、照明具、彈倉、運載發射車等主要部件構成。行軍時,炮手均可在雙排坐倉內。
1981年式多管火箭炮與1963年式多管火箭炮相比,在許多技術和結構上有了重大改進。主要是,重新設計了底架,使方向射界增大了105度。底架由底架體和轉盤組成。轉盤為箱形焊接結構,轉盤前有兩個滾輪,可在底架體半圓形滾道上滾動。兩側裝有鉤形壓板,把底架與轉盤鎖緊。中間有一立軸套與下架立軸配合,上部製有4個孔與下架方向駐栓配合,起到擴大射界的作用。
在新的改進結構中,采用了板簧固定器,射擊時利用板簧固定器,可使汽車後橋與底架縱梁剛性聯接,起到了提高射擊穩定性的作用。還增加了下車附件,在火箭炮處於地麵發射時,用下車附件作支撐。下車附件由行軍固定器、左右支架、左右大架、炮車輪、駐鋤和牽引環組成。發火係統有車內和車外兩套裝置。發射按鈕安裝在副駕駛員座位前,電源由汽車蓄電池供給。車外發火裝置供火箭炮在下車發射時使用,由手控電機、按鈕、接線柱、發射電纜、支架等構成。照明係統采用場致發光照明具,保密效果較好。另外,還增設了玻璃鋼彈倉,供裝一組火箭彈使用。